第238章,资政院与全军教喻(2 / 5)
和朝廷内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陈麟皱眉头道:“不是我等不想忠君爱国,朝廷那些贼配军什么德行,豫石公,您还能不清楚,10成的钱能用到三成,已经算是老实的了。更多的是连一成都到不了普通士兵的手上,我等给的钱粮越多,只怕他们要的会越急。这些贼配军的胃口是填不满的,关键他们还不办事,喜欢养寇自重,辽东的女真人不就是被他们养出来的。”
其他士绅也纷纷道:“是啊,是啊,不是我等不想忠君爱国,只是这钱用不到正途上。”
吕维祺眉头紧锁,他当过兵部尚书还能不明白这其中的套路,这从上到下都是有一套潜规则的,想要把钱落到实处,根本不可能。
这一下成了两难的局面了,以前潜规则朝廷的钱财,自己还能占点好处,他自然乐意执行这套制度了。但现在是他们出钱,只要一想到自己的钱财,被那些贪官污吏层层截留,他就觉得不能接受。
现场一时间沉默下来了,现实逼着他们要给那些贼配军一点优待,但就是因为他们了解朝廷内部运行的潜规则,就不愿意用自己的钱财养活一帮蛀虫。
陈麟想了想道:“这天下是朱家的,福王不就在洛阳,王府富比龙宫,这钱就应该他出。”
“对,就应该福王出这个钱。豫石公就应该去劝福王拿出这笔钱”其他人纷纷赞同道。
大明的士绅就没有喜欢这些王爷的,这些王爷到哪里,哪里的士绅就要损失大量的利益,福王府这几百万亩的田地那可是都是从他们的利益当中抠出来的。要是没有福王他们家的田地能多一倍。
“关中四大王府下场可不好,四个王爷吊死了三个,那些王子王孙被大同社的人逼的扫大街,大明皇室的颜面扫地。”高欢道。
吕维祺想了想道:“老夫会想办法去劝说一下孙阁老,但各位也要拿出一点诚意,大同贼寇不但是朝廷的敌人,更是我等士绅的生死仇敌。各位担忧自己的钱财用不到正处,老夫倒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我等河南士绅可以建立一个资政院,河南每个县选出几位德高望重的士绅为资政,大家一起监督我等的钱财是如何花出去的。”
吕维祺的话让所有人眼前一亮,这所谓的资政院不就是大同社的公民议会。
虽然这些人骂大同贼寇,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大同社有许多政策是他们也希望朝廷实行的。
像大同社兴修水利的政策,这可以极大的减少旱灾对他们的损失。以工代赈的政策,这可以减少大量的流民,维持地方的稳定。这些对他们都是有好处,他们也希望朝廷学习大同社的这些政策。
还有大同社的清廉也是他们希望朝廷能学习的。他们家族的商队,只要进入了潼关,后面哪怕是走上千里路一路到大漠也花不了几个钱,而且基本上遇不到什么贼寇,但潼关到洛阳这短短的三百里里的路程,有好几道关卡,每道关卡都要打点一番,那些贼配军可不管你的家族是不是有人在朝廷当官,他们就要钱,关键是他们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