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7)

加入书签

之后,派人把她父亲抓到矿场去劳作了,要他改掉恶习。还亲自给黄家闺女主持婚礼,据说还送了一盒首饰给黄家闺女当嫁妆,人家那可是风光大嫁,嫁的还是大同军的军官。”

    当即就有人羡慕地说:“这真是草窝当中飞出一条金凤凰了。”

    “与其想羡慕她,不如想办法多认些字,范学究的闺女成为了俺们兴化坊的一个蒙学夫子,人家不但收入高,还受人尊重,都督遇到了她,都要尊称一声范先生,不像俺们只能待在家里打打毛线。”

    “认字,俺认不来,一看到就头疼。”

    “但认了字,就能去工坊的幼稚园当阿姨,俸禄可以有一两银子。”

    “一两!”这数字让她们连连咂舌,不少人还真心动了。

    在这明亮的灯光下,长安城的百姓们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整个城市都洋溢着一种繁荣、祥和的气息。

    朱雀大街的金满福酒楼内,热闹非凡。孔晨通过胡林的关系,邀请原本大同社工业区的老朋友们相聚。

    当大同工业区的老人一踏入酒楼包间,孔晨一眼便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不禁惊喜地喊道:“胡强,小懒,赖头,没想到你们都在长安城。”

    小懒惊喜道:“孔晨你也来到长安城了,我记得你的作坊不是在延安府吗,现在不忙着做生意啦?”

    只能坐好之后开始推杯换盏。孔晨得意地从袖口拿出一个徽章,别在自己胸前,神气地说:“现在你们要称呼俺为尊贵的公民议员,俺可是代表整个关中的百姓来监督你们。”

    赖头在一旁哈哈大笑:“说你胖还喘上了。要说监督,也是胡强大哥监督你。人家可是工匠司的曹员,专门监督你们这些商家偷税漏税、苛待工匠的问题。被抓到了,那可不是小问题,轻则罚得你倾家荡产,重则把你关起来。”

    听到这话,孔晨内心一紧,脸上露出几分害怕的神色。他想起在延安府发生的那些事。

    去年,有同行去农村招了些工匠,欺负人家老实,不仅克扣工钱,还让工匠无偿做事。被人告发后,都督府勃然大怒,那个作坊主直接被关起来判了三年,还赔偿工匠 10倍的工钱,工厂也被罚没,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据说那个人到现在还在矿场敲石头呢。

    还有的同行耍小聪明,到了月末该发工钱却压一个月,被工匠司发现后,直接罚了工匠六倍的工钱,还处罚金一千两,差点把这人罚到破产。

    这样的事情在延安府每个月都会发生几起,不被抓到还好,一旦被抓,轻则损失钱财,重则倾家荡产。

    而且都督府每次都会在《工匠日报》《大同报》上刊登这些事,既是让那些商贾“社死”,也是在警告其他商贾。让他们清楚自己的地位,大同社虽然鼓励他们发展,但主要是为了给工匠找份差事,要摆正身份态度,别自讨苦吃,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