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旧人相逢各不同(1 / 7)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10月 4日。
夜幕降临,兴化街在煤气灯的照耀下,宛如白昼。一盏盏煤气灯散发着柔和而明亮的光芒,将整个长安城装点得灯火通明。
街道两旁,煤油灯已经成为了大同社城市的标配。在长安城最为繁华的朱雀大街上,煤油灯一盏连着一盏,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把整条街道照得亮如白昼。
来到长安的商贾无不被这座大城市的财力所折服,纷纷感叹大同社的富庶与强大。
而在一些相对偏僻的街道,煤油灯的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也勉强能保证道路的基本光亮,让行人在夜晚行走时不至于迷失方向。
能达到如此大规模普及路灯的程度,得益于徐晨掌控着两个石油工业基地,大同社根本不缺廉价的煤油,哪怕是占据了整个北方市场,依旧用不光这么多煤油。
在这个没有卡车、汽车的年代,汽油柴油的用途十分有限,只能作为一种清洁剂,其地位甚至比不上沥青。
沥青可是实实在在要铺到地面上的,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量极大,沥青一直供不应求。而煤油、汽油、柴油不过是开发沥青时的附属品。
所以,大同社才能如此奢侈地在关中所有城市大规模普及路灯,毕竟路灯不仅能创造一份经济价值,还能额外收一份税。
因为大同社严厉打击加班现象,傍晚之后,长安城的百姓空闲时间增多。街道上明亮的灯光吸引着他们,百姓们自然而然地熄灭自家的煤油灯,搬着桌椅板凳来到街道上纳凉闲聊。青壮男子们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即将召开的公民议会。
一个身穿长衫、头戴方巾的老学究,手持折扇,侃侃而谈道:“你们只怕还不知道吧?镇西将军王耀文带着西域众多汗国的使者来到了长安城了,据说王将军想打通西域。”
这时,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不服气地说道:“王学究,你可别在这里胡言乱语。俺们上过夜校,也看得懂报纸,上面的先生都说了,俺们大同社已经占据关中了,下一步要么进攻蜀中,形成强秦统一天下之势;要不就是进攻中原。怎么可能去打西域呢?
你这是欺负俺没上过学吗?‘逐鹿中原’这个成语俺还是懂的,可从没听过有人说‘逐鹿西域’吧。”
其他青壮男子也纷纷点头赞同:“西域那地方多穷啊,要打就打山西、中原。山西的商帮厉害得很,他们卖盐积累了 200多年的家产,肯定比关中的大户还有钱。把山西打下来,俺们又能过几年好日子了。”
“俺认为还是打中原好,中原粮食多,把中原打下来,俺们就可以敞开肚皮吃饭了。”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半年多来的好日子,多亏了都督府对关中那些地主老财的整治。都督府收缴了他们的土地,分给关中的农户,让大家有地可耕;收缴了他们的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