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秋粮问题(1 / 4)
会议结束后,大铁锤代表徐晨去送这些作坊主离开会议室。刚踏出会议室的门,这些人原本紧绷的神经明显放松下来,气氛也变得轻松了一些。
大铁锤的师兄李铁山率先开口,满脸担忧地问道:“铁锤,高炉炼铁的产量可不小啊,而且点火之后就不能再熄灭了,你们都督府真能用得了这么多铁吗?”
封建时代东方的生产力一直是全球的顶点,原因就是在东方早早的点开了高炉科技点,炼铁的成本得到了极大的降低,产能极大的增加,而且在接下来的上千年时,直接把铁的价格从奢侈品打到了日常消费品的水平。
战国时期一斤铁的价格差不多是四五十斤粮食,而到了大明只值四五斤粮食,廉价的铁器可以让东方开拓出江南。量产低价的钢铁,使得东方的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而西方大规模普及铁器年纪差不多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他们的沼泽荒野才开始逐渐被开发出来。
而在东方点开高炉技术之后,铁的产能已经不是难题了,难的是没有足够的市场,而高炉点燃之后一般都是不能熄灭的,没有足够的市场,原始的炼铁炉反而更加划算。
另一位作坊主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这次就要5000万斤,后续还有一万万斤。哪怕是用来制造火枪、火炮,也用不了这么多铁啊。建一个高炉,那可是要花不少银子的。要是刚建好,你们都督府就不要铁了,那我们可就亏大了。”
大铁锤看着众人担忧的神情,笑着安慰道:“你们放心,不要说一亿斤铁,就是明年、后年,只要你们能生产出铁,都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接着,他满脸得意地炫耀起来:“俺在延安府弄了一个一次可以炼铁2万斤的高炉。大家都知道,炉子大了,需要的铁矿、煤矿就多了。俺一次加料要几千斤,一般的投料车根本装不了这么多煤炭,而且重量太大,地面也承受不住。后来,经过都督的提醒,俺在车子的轮子下面加了一节木轨。这办法可真好,不但车子的载重量大增,而且推动起来更省力,投料也不成问题了。
不过后面木轨太容易烂,俺又想到了铁包木轨。再后来,俺还把轨道连到矿场,运输矿石的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大铁锤越说越兴奋,继续说道:“都督府的转运司大使李自成看到了俺的木轨,认为可以建设这样的轨道来运输粮草,就上报给了都督。都督认可了这个想法,打算修一条长安城到蓝田县的木轨道路。要是成本可以控制的话,以后这种木轨会连接整个关中所有的城池。你们想一想,这得需要多少铁啊?”
“把铁铺在地面上,这要花多少钱啊?”这些铁匠们听了大铁锤的话,都被大同社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给震惊到了。
虽然大明的炼铁技术在当时比较先进,但一斤铁的价格也在20文钱上下浮动。可以说,在这个时代,铁器除了在大明之外,在其他地区都能算是奢侈品,连历史书上都没说,铁锅其实也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产品,现在把这么珍贵的铁铺在地面上,他们都被大同社的豪气给震惊了。
大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