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7)
。
贺函继续说道:“陛下,清田的第一步就是想让您做个表率,把天津卫皇庄当中的镇守太监全部召回京城。”
王承恩一听,顿时怒喝道:“大胆,贺涵你这是想欺天不成?”他的声音尖锐刺耳,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崇祯帝皱着眉头看着王承恩,心中有些不悦。这事是他原本就和贺涵说好了的,这奴才怎么忽然这么激动?
“王承恩,宫内在天津卫占了几块地?”朱由检冷冷地问道。
王承恩扭捏了一下,低着头说道:“有三个皇庄,共有 3000顷的地。”
崇祯帝对着王承恩说道:“招那三个皇庄的管事回宫,土地交给贺总兵,不要影响贺总兵做事。”他的语气坚定而不容置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严。
王承恩面露为难之色,内心十分纠结。宫内的太监虽说有月例银子,但大明朝连官员的俸禄都十分微薄,更不用说这些皇帝的家奴了。
很多太监们甚至没有月例银子,当然靠着紫禁城也不会饿死,但也就这样了,朱家的皇帝那么多融于水,和老朱家的皇帝刻薄寡恩是分不开的。
诚然,很多人会说太监可以贪污受贿,但能有机会贪污受贿的都是处于太监群体最顶层的那一小撮人。
要知道,光一个紫禁城的太监就有几万之多,大部分太监其实连混个温饱都颇为艰难。大多数太监生活的改善,也就只能指望这些皇庄了。
自明朝中期之后,随着宫内太监数量的不断增加,大明朝廷的收入也不断减少,这种靠近皇权的人又怎么会亏待自己,大明皇室占据的田地越来越多,一个个皇庄从直隶冒出来。
而大明历代的皇帝,也是乐意看到这样的事的,他们以为这是帮自己家增加收入,但实际上养的都是这些太监。
王承恩也深知现在天子对贺涵的信任达到了何种程度,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即便是当初的袁崇焕都比不上。如果他阻碍此事,只怕会遭受天子的埋怨,而像他这种太监是万万不敢得罪天子的。
但此事关乎他们太监群体的利益,王承恩思来想去,终于开口说道:“陛下,按照皇庄的规定,一亩地要上缴宫内 3分银子,3000顷就是九千两,对宫里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的花销。”
要是换做其他王朝的皇帝,听到 30万亩地一年就收个 9000银子,那肯定会笑掉大牙。但谁让明朝的皇帝穷呢,尤其是到了崇祯这一朝,现在朝廷已经欠了几百万两的外债了。几天前,大明最后一座被女真人占领的城池也被收复,这次和女真人的大战算是正式告一段落了。
内阁成员已经弄出了一个几十万人的奖赏名单,虽然这些阁老丧事喜办的风格让崇祯不喜,但理智却又告诉他,这是对大明朝最好的安排。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