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都在清田(1 / 7)
当日,杨鹤留贺函吃晚饭。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府邸的屋檐上,给整个庭院镀上了一层金黄。杨嗣昌回到自己府邸,刚踏入客厅,就看到和父亲有说有笑的贺函,他先是一愣,站在原地,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半天才勉强挤出一个笑脸,说道:“贺兄也来了。”
这段时间他对贺涵的态度变化非常大。最开始,他虽然觉得贺涵为人桀骜不驯,但在他看来,大明的读书人又有哪个不是傲气冲天的呢?
更何况贺涵能力出众,区区一点桀骜,在他眼中还是能容忍的小缺陷。而且他也在谋划宣大山西总督的位置,想要在战场上一展所长,心里还想着拉拢贺涵为己所用。
然而,贺涵后来做的事情让他彻底放下了这个念头。贺涵先是得罪了六部官员,又因为门头沟矿厂和长芦盐场的事情得罪了勋贵。昨日他和天子说的话更是传遍了整个大明的朝堂,这下连内廷都得罪了。
现在杨嗣昌眼中,贺涵就像一个疯子,他是万万不敢再去招惹了。他原本还打算通过父亲的关系,运作几个秀子营的军官带到宣大去,结果没想到这个麻烦却主动上门了。
看到自己儿子回来了,杨鹤微笑着命管家上菜。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饭菜摆满了桌子。三人简单地吃了一顿晚饭后。
杨鹤看着贺涵,问道:“清田你打算从何处开始?”
贺函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天子现在已经被党争弄怕了,对重民社也有所防范,再想像关中那样大肆招揽社员,利用他们来清田已经难以做到。
学生手中人手不足,只能先从天津卫开始。学生查了田籍,天津卫应该有 200万亩的军田,但此时天津卫军户寥寥无几,田地也不知所踪。学生想把这块地先清出来,要真能把 200万亩地都给清理出来,天津卫就可以编练 4万新军。”
朱元璋定了一个非常奇葩的制度,那就是定额税收制度。也就是说,明初太祖时期收多少税,哪怕到了 200多年后的崇祯朝也还是收这么多的税,完全不管后面增加了多少人口,增加了多少田地。
这制度乍一看好像不错,开垦了新田地,平均的税收变得更低了,但实际上这基本上是痴心妄想。因为地主士绅的税不会增加,平民的税也不会减少,实际上200多年下来,在平民身上压的税越来越多,因为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大户占据,能收税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普通百姓的压力自然就越来越大。
就拿军屯卫为例,朱元璋时期就规定了一个卫所要上交多少税,最开始税收是比较低的。但 200多年过去了,军户的田地被将门、当地的地主士绅吞并,京城附近还要加个太监。
这些人把土地给霸占了,可军户要上缴的税负却不会减少,结果就是军户手中的地越少,他们承担的税反而变得越来越重。
这样欺负老实人的下场,军户都逃亡当了流民,而军官却成了大地主。国家税收荒芜了,地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