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5)
把门头沟煤矿场给了贺函。
而长芦盐场更不算事了,崇祯自己找来户部的账册,去年长芦盐场上交给朝廷的盐税是一万八千两,就这么点钱,崇祯给的自然毫不心痛。
甚至还有点心怀愧疚,这两个产业加起来一年都不知道能不能赚3万两,贺涵却打算以这两个产业为根基,编练出两营,一万新军。
更让崇祯惊愕的,贺涵还真做到了,贺涵从遵化,栾州招矿工,去长芦盐场招盐丁。还真招了1万新兵,补全秀子营缺额不说,还编练出一支5000人的神机营。
崇祯都感到神奇,就这么点钱,真能养这么多兵?
当然与之对应的,朝廷对贺涵的弹劾奏折又开始增多了,甚至连英国公,定国公这些一向对朝廷事务没多少兴趣的勋贵也开始弹劾贺函,说他提督京师却不用勋贵之人,有结党营私,霍乱京城之嫌,还有说贺涵拥兵自重,图谋不轨之嫌。
这下连崇祯都感到奇怪,贺函耿直,经常戳破官员的谎话,得罪朝臣他还能理解,但大明的勋贵很少参与朝中事务,双方应该不会有交集才对。
即便贺涵是外将提督京营侵害了这些勋贵的利益,但这些人一般也很少用这样激烈的手段。
“爱卿是如何得罪英国公府的,如果是有误会的话,朕来给爱卿做保,双方把矛盾说开了就好,朕还希望两位爱卿共同为朝廷效力。”崇祯那找到贺函打算调节双方的矛盾。
崇祯当皇帝不到4年时间,被文武百官各种欺骗,现在他能相信的人不多,贺函算一个,大明的勋贵则是他最信任的势力。他还打算等贺涵边练完新军,平定辽东之后,给他一个辽东侯的爵位,让贺涵成为勋贵之一。
贺函淡然道:“这个矛盾太深了,即便是您也很难调和。”
而后贺涵命人把门头沟煤矿和长芦盐厂的账目交给崇祯。
崇祯皇帝迟疑地接过账本,缓缓翻开。当他看到账本上的数字时,脸色瞬间大变,眼中满是震惊:“一个小小的门头沟煤矿,爱卿一个月居然能赚 6万两,长芦盐厂也赚了 3万两,爱卿这是能点石成金吗?”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这个数字对于崇祯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大明如今的财政极其困难,全国一年的税收虽有 2000多万,但其中近 2000万都是小麦、大米、丝麻等实物。这些实物在折算和转运过程中,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真正能让朝廷自由支配的银子,一年也就 400万两上下。而贺涵这两个产业,一个月就能赚 9万两,一年下来就是百万两,这相当于朝廷可支配收入的两成多,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贺涵见状,赶忙解释道:“陛下,臣得到门头沟煤矿后,便开设了一个蜂窝煤制造厂,专门制造蜂窝煤和煤球炉。蜂窝煤的价格比煤炭低一半以上,所以不到一个月时间,这蜂窝煤场就已经霸占了京城的燃料市场。不过这个月利润高,是因为卖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