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6)
个价格让长安城的粮商们没有一个敢反对。开玩笑,他们上头的那些大人物都被拉去打靶了,“杀鸡儆猴”,猴子都杀了一大片,他们这些“鸡”哪里还敢反抗。一个个都十分听话,不敢多涨一文钱的粮食价格。
大同社不仅稳定了粮食价格,还大范围地雇佣民夫清理城中的垃圾,挖掘修缮长安城的地下水渠,拆掉老旧破烂的坊市,新建新式的小区。总之,大同社在长安大搞基建,让整个长安城的人都有了差事可做。大家有了收入,整个长安的市面自然就繁荣起来了,街道上到处都是忙碌而充满希望的身影。
至于钱从哪里来,开玩笑,一个秦王府200多年的积蓄,就足够完成关中的基建了,更加不要说还有无数大量关中大族积累的财富,这些如同堰塞湖一般的财富,被大同社打开了缺口,如洪水一般涌向关中土地,滋润这片800里秦川的土地。
看着如同工地一般却又充满生机的长安城,洪承畴再对比一下,自己拼尽全力也稳定不下来的关中物价,他不由得感慨神话当中女娲补天的故事是有道理的,这一个个神仙去填天上的窟窿,果然能让天下太平。
刘应遇则感慨大同社的手笔道:“看来大同社真是想把都城定在长安,长安城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进行如此大范围的建设了。”
洪承畴摇了摇头,说道:“现在已经不是秦汉时期了,王气东移,长安非定都之地。”
刘应遇笑了笑道:“你不是关中人,不知道关中人对长安的执念。而且以大同社建设的本事,延安府都能建设成塞北的明珠,让长安城再次恢复往日的面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洪承畴换了一个话题,问道:“刘兄为什么不回大明?”
刘应遇苦笑着说:“回去了又能如何,我家在山西行省,下一次大同社进攻的对象只怕就是山西了。我不想第三次被俘虏,还不如安安静静地待在这长安的好。倒是洪兄你为什么也不离开?”
洪承畴认真地说:“徐晨做了两件朝廷做不到的事情,均田和收税。某认为他有王者之气。”
刘应遇点点头,身处关中,他更能理解徐晨在这两方面的强大。一个行省的财政收入居然比不上一个偏僻的府,他们十几万大军面对大同军时就像纸糊的一样不堪一击。有兵有钱粮,仅仅这两个长处就足够徐晨一统天下了。
“这位先生请让一让!”忽然,刘应遇听到一个熟悉却又带着几分怯意的声音。他惊愕地抬头,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肮脏短衫的人,手中拿着一柄破旧的扫把,正弯腰清扫着街道。此人正是秦王朱存极。
朱存极也在同一时刻认出了刘应遇,刹那间,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慌张,眼神中满是尴尬与无措。但这慌张仅仅停留了短暂的一瞬,他便迅速低下头,匆匆扫了扫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然后快步走到街对面,继续默默地清扫着地面,仿佛想要借此逃避刘应遇的目光。
如今的朱存极,早已没了往日王爷的威风与气派,显得极其落魄。大同社攻占关中后,他的王府被没收,改造成了招待所,用来安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