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战前准备(2 / 5)

加入书签

军之后,高大壮的目光落在黄河上,心中盘算着黄河航运的价值。从宁夏镇到朔方城这一路,地势平坦开阔,黄河水流缓慢,宛如一条温顺的巨龙,非常适合船只航行。

    在运输辎重物资方面,马车和船运的差距有着几十上百倍。就以火炮为例,一艘平底船能够轻松地运载两门 3000斤的重炮,而如果要用马来拉,就要准备十几二十匹马。一匹马消耗的粮食比得上 10个士兵,一个火炮团所需要的马匹消耗的粮草,就相当于几千人的口粮。船运则不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既节省了人力,又减少了粮草的消耗。

    在镇北都护府刚成立的时候,高大壮就果断地请求徐晨支援一个造船厂。徐晨很快就调来了工匠和物资。造船厂的工人们日夜赶工,河套地区每年可以生产50艘两百料平底船。

    只是有一点是高大壮,没有想到,不但他看上这条黄河航运的价值,商贾也看中这条航运的价值,纷纷花高价钱购买运输船。于是造船厂反而成为了镇北府最赚钱的作坊。

    只是高大壮没有想到黄河解封的如此慢,他皱着眉头问道:“黄河什么时候能彻底解封?”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毕竟时间紧迫,征讨宁夏的计划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陈子龙思索片刻道:“我问过当地的老人,这几年天气一日比一日严寒,黄河解封的日子也一日比一日推迟。以往这个时候,黄河的冰层已经开始融化,但今年浮冰变得更多。估计要到 3月下旬,4月初,黄河上面的冰层才会彻底融化。”

    高大壮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那只能让他们后续运输粮草了。在黄河解封之前,我们只能依靠陆路运输,虽然困难重重,但也不能耽误了战事。”

    陈子昂笑着安慰道:“这次有很多牧民支援我们,他们参军极其热情,不用担心马匹不够。而且他们熟悉这片土地的地形和气候,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在后勤运输方面会顺利很多。”

    现在蒙古的势力格局正发生着巨变。不算中亚的蒙古人,如今蒙古的势力已呈现出三分的态势。

    靠近辽东的蒙古部落,纷纷选择投靠于他,尤其是皇太极带领蒙古人打入了中原,草原上的蒙古人纷纷视他为英雄,投靠他的人很多。

    而在靠近河套的这一带情况则截然不同。大同社直接给粮食给布匹。对于那些部落首领中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的人,大同社毫不留情地将其诛杀,而后把草场重新分配。原本贫苦的牧民们,摇身一变成为了牧场主,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产业。

    抗旱会的成员们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深入到各个部落,将牧民们组织起来。通过大同社内部的贸易渠道,牧民们的牛羊战马、羊毛、皮革、矿石、草药等货物有了更广阔的销路。大同社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商业网络和先进的经营理念,让这些货物的价格提升了好几倍。牧民们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大同社的这些善举却引起了北河套商社以及其他一些商社的强烈不满。这些商社长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