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人人平等的《民法典》(3 / 6)
sp; 而上五休二的休息制度更是让他们有了规律的生活节奏,能让他们有时间去消费,扩大消费市场。
厚生金制度的出现,更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不用担心年老之后失去收入来源,不至于陷入生活的困境。
大同工业区出身的公民议员都为这制度叫好,徐晨最开始招募他们的时候,就说过,大同社在他们到了60岁会给他们养老,现在终于用法令的形式保证了他们未来的权利。
《教育法典》从法律上确定了义务教育。这意味着在大同社的范围内,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基础,也为大同社的长远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徐晨这个法典不能算是资本主义法典,只是走了个中间道路,勉强算是支持工业化的法典。
这些法令的颁布,让不同阶层的公民议员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保障,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但每个人还是觉得有一些法令不满,孔晨就对厚生金不满,他这又要交一笔钱。
这不就相当于工匠吃他的,喝他的,老了还让他来养。他这是做东家还是做儿子,没有这样的道理,工匠难道没有儿子?为什么不让他儿子来养。
但他最多也是内心不满,不敢发泄出来,毕竟这是都督府制定出来的制度,而且现在大同社范围内,市场不断的扩大,生意越来越好做,比起他损失的这点利益,他这两年得到的更多,所以这样的改革他们还能成。
其实改革最好的时候就是利益在扩大的时候,利益在增长的时候,哪怕损失一部分,大家也能接受。
但无奈的是,人的认识是有落后性的,在上升期反而没有改的动力。
公民议会的第一天可以说是一个团结的会议、胜利的会议,基本上就是徐晨这个都督提法令,大家举手表决通过,赞成率达到100%。
会议的第二天,刘永代表都督府,向所有公民议员汇报了大同社前三季度的财政收入和开支情况,并给每个议员发放了一份详细的细则。
细则上清晰地记录了大同社田赋、商税、国营作坊的收入,以及军事开支、教育开支、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开支的内容。
虽然大部分公民议员只是草草扫过了这些内容,但他们的内心却有一种满足感,仿佛自己真的在参与统治大同社的两府之地,对整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决策权。
到了会议的第三天,高俊稀里糊涂地走上了台。他一上台,情绪就完全失控了,哭得稀里哗啦。他声泪俱下地诉说着农户们的苦难,尤其是陕北农户的艰难处境。
“俺们农户们好不容易在都督的带领下,辛辛苦苦地修了水利设施,建了水渠,本以为可以抵御旱灾,保证粮食的收成。大家披星戴月地耕作了一年,每一滴汗水摔成八瓣,眼看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