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工业化世界(1 / 6)

加入书签

    崇祯二年(1629年)8月 28日。

    延安府的肤施城迎来了一个平常却又充满活力的日子。自从两年前被大同社占据,这座原本寂寂无名的边陲小城便如同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发生着巨变。半年一小变,一年一大变,短短两年时间,肤施城已然成为了塞北明珠,跻身整个大明北方最繁华的城市之列。

    经过两年的大力扩张,肤施城新增了四个工业区。这些工业区宛如城市的财富引擎,是整个大同社乃至延安府财富的重要源头。每个工业区都有着惊人的创造力,少则能创造几十万两银子的财富,多则能达到几百万两。四大工业区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投资建厂,成为了整个北方商贾们心驰神往的地方。

    在肤施城的北方,一座大型马市拔地而起。这里汇聚了各方的商队,草原的马队带着膘肥体壮的牛马和矫健的战马,西域的胡商携带着异域的珍宝和特产,中原的商队则带来了精美的丝绸、瓷器等货物。

    为了方便他们进行交易,大同社打造期货交易市场。任何商队来到肤施,他们的货物都会被安置在专门的仓库中。

    商人们将自己的货物信息挂在期货交易市场上,所有商贾都能清晰地看到货物的详情,然后快速达成交易。这种创新的交易模式极大地加快了货物流转的速度,构建起了整个北方最繁华的市场。

    工业区和市场的繁荣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如今,这座城市的工匠数量超过了十万人。每天工匠们上下班的时候,肤施县的街道上便满是川流不息的人群。随着大量新的行业和岗位的出现,城市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了满足工匠们的出行需求,专门的公交马车应运而生。只需一文钱,工匠们就可以乘坐公交马车贯穿一条航线。而那些有钱的大户和高级工匠则可以选择乘坐私人马车。此外,还有服务于工匠群体的小吃街、戏曲街、百货商品街等等,这些街道满足了工匠们衣食住行的各种需求。

    工匠们既是财富的生产者,也是财富的消费者。农业慢节奏的生活习惯逐渐从他们身上消失,工业化快节奏的生活开始占据主导。每天抬头看着城市当中的塔钟已经成为了肤施人生活的习惯之一。他们忙忙碌碌,每日勤劳地工作,为这座城市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凡是第一次来到肤施城的人,都会被这里忙碌、紧张和活跃的快节奏气息所震撼,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而今天,又有一批新客人来到了肤施城。一位年轻的士子站在街道上,看着满大街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景象,不禁惊叹道:“都在传肤施是塞北明珠,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此地的繁华甚至超过了长安城三分。”

    这位惊叹的年轻人便是振兴社的韦祁,他之所以来肤施,主要是几天前北河套商社传来信息,商社即将在肤施城分红,需要股东前来开股东大会,并且监督分红。

    “云逸兄,居然有如此多髡发短服,简直是礼崩乐坏。”振兴社的杜轩一脸看不惯地说道。

    大同社占据延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