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人生赢家洪承畴与上课(6 / 6)
“这还仅仅是纺织一个行业。在我们延安府,钢铁行业、砖窑、水泥行业、机械产业都在不断增加整个天下的财富。这些飞速发展的行业,正带动着我们向着工业化世界迈进。当这个新世界来临之后,生产、组织、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都将发生改变。能够适应工业化的制度将会留存下来,而不能适应的则会被淘汰,这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建立之后,南方和大明天子的矛盾最为突出。因为皇权这种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天下了。江南地区的生产力开始反抗皇权,渴望建立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生产关系,于是双方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徐晨的一番讲解,让台下的众人有了一部分理解,但仍有许多人眼中还带着疑惑。
刘永因为曾经管理过大同工业区,对徐晨所说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工业区里,那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与大明原本的体系截然不同。大明的三纲五常根本无法适应工业区的情况。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进入工业区的工匠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工钱交给父母保管。在大明农村常见的大家族,在工业区几乎看不到。这固然有大同社打压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工匠们不喜欢除了自己的父母之外,还有族长、族老来管束他们,侵占他们的利益。
随着工匠们观念的转变,原本大明的法令制度也无法适应工业区的情况了。刘永曾和李文兵多次找徐晨商议,才确立了“财富归生产者”这一法律制定的原则,随后为工业区制定了新的法令制度。
此时,刘永陷入了沉思,他越想越觉得这正契合徐晨所说的工业社会。于是,他举手问道:“全新的工业社会什么时候会出现呢?”
徐晨看着刘永回答道:“如果简单来说,我们的几个工业区已经可以算是步入了工业世界。但如果要让我们现在占据的整个地盘都进入工业社会,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社会分工,提升生产力,让整个社会的生产都卷入工业化的浪潮中,甚至让农业也成为工业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商品市场。”
徐晨的话,在众人心中种下了一颗关于工业化未来的种子,大家虽然还有许多疑问,但都对那个即将到来的全新世界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这点我们已经在做了,在我们大同社的组织下,农业生产的粮食成为了工匠的口粮,棉花,麻,各种经济作物也成为作坊的原材料,同时我们大同社的作坊生产出铁制农家提升农业的效率,生产水泥,砖头成为水渠,水库的建筑材料,这就是农业成为了工业的商品生产,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以提升生产力的方式瓦解那些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可以说我们大同社这几年就是以工业化在瓦解小农经济,我等还要努力5-10年才能看到一个由工业主导的世界,那将会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