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地主屯粮我买枪,地主就是我粮仓(2 / 5)
至吝啬一拿出一丁点的钱粮交给朝廷,来保护这个对他们有利的天下。无能就是他们最大的罪恶。
要是他们能在整个关中兴修水利,组织百姓抗击旱灾,我们大同社也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
徐晨接着严肃地说道:“当然,商贾也并非永远都是进步的力量。当有一天,他们只想躺着收钱,不想组织生产了,那他们也会成为天下的毒瘤,我们大同社依旧要把他们打倒。虽然天下大同不可能一步达到,但让生产者更多地得到他们生产的财富,这应当是通往天下大同最正确的步骤。”
陈子龙听了徐晨这番话进步与毒瘤的话,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他想到关中百姓在旱灾和士绅盘剥下的悲惨生活,他也是去过地主家族的,压抑,保守,沉闷是他们的主流,又想到自己在延安府工业区看到的那种那种万物竞争勃勃生机的景象,不得不承认商贾比士绅更加有生机。
徐晨所说的大同社的理念和目标,心中渐渐有了决定。他站起身来,郑重地向徐晨行礼道:“徐兄,为了关中百姓,某愿意为屯垦令。”
徐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走上前去握住陈子龙的手,说道:“子龙兄深明大义,有你相助,我们大同社的事业必能更上一层楼,天下百姓也有望早日过上太平日子。”
崇祯元年(公元 1628年)12月 27日。
凛冽的寒风如利刃般割着人的脸颊,延安府吴县的黄河河道上,一支庞大的队伍正缓缓前行。
黄河河道早已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宛如一条银色的巨龙横卧在大地上。
数千名农民军行走在冰面上,他们内穿厚实的羊毛衣,外披臃肿的羊毛袄,以此抵御这刺骨的严寒。
这些农民军手中,大多握着长长的长矛,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少数人则扛着火枪,神情警惕地护卫在队伍两边。
队伍的最中心,是几百架爬犁。爬犁上的粮食堆得像小山一样,每架爬犁由两匹健壮的马在前面奋力拉着,马儿呼出的热气在寒冷的空气中瞬间化作白色的雾气。
后面还有好几个士兵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推着爬犁,在这冰面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迹,整个队伍就这样缓慢而坚定地走向吴县。
吴县,这座位于延安府的普通小县,却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它靠近黄河,且此段河道较为缓和,成为了沟通山西行省和陕西行省的一条重要商道。
同时吴县设有大同社最大的粮食市场,此时,市场令高杰正站在市场门口,望着这浩浩荡荡的拉粮食队伍,眼中满是激动。
他身材魁梧身着一身整洁的官服,看到运粮的队伍靠近大声喊道:“来人!把这些粮食全部运进去,小心着点,别洒了!”
高迎祥走到高杰面前问道:“这次拉来了 5000石粮食,俺还差多少粮食能够攒够&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