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饿肚子不是你造反的理由(4 / 5)
,但也只能违心地表示自己愿意被招抚。
一时间,关中大地上出现了奇特的景象。大量的农民军丢弃了自己那破烂不堪的旗帜,拖家带口地朝着最近的县城走去,他们眼中带着一丝迷茫,又带着一丝期待,希望能得到朝廷的接纳。
然而,杨鹤要招抚农民军的消息传开后,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强烈反对。
首先就是陕西行省的大族士绅。这些士绅们一向相互联姻,在地方上盘根错节,势力庞大。农民军起义以来,已经杀了他们不少亲戚,他们对农民军恨之入骨。
在西安府的一座豪华府邸中,几位大族士绅围坐在一张红木圆桌旁,面色阴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愤怒地说道:“这些反贼杀了我们那么多亲人,现在朝廷居然要招抚他们,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另一位士绅也附和道:“是啊,这会引起很坏的示范效应。农户活不下去了就杀官、杀士绅,朝廷还得招抚他们,给他们加官进爵,这不是在鼓励那些泥腿子造反吗?这样的错误示范绝对不能允许!”
“饿肚子是他们造反的理由吗?难道这些人不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他们明明可以去做工,可以去乞讨,却选择了造反,可见这些人在骨子里就是坏种,朝廷就不应该接受这些人。”
他们一致认为,就应该把这些造反的农民军杀得片甲不留,把他们的头颅做成京观,让他们连造反的想法都不敢有。
肚子饿不是造反的理由,那些农民可以去讨饭,也可以饿死,但就是不能不忠不孝地去造反。
振兴社也在自家的报纸上发表了反对招抚的文章,列举了 10条反对理由。文章言辞激烈,指责杨鹤的招抚政策是对朝廷尊严的践踏,是对士绅阶层利益的损害。
但杨鹤对这些人的反对充耳不闻。他坐在三边总督衙门的书房里,仔细研究着关中的局势。
想着如何调动这些招呼的农民军,让他们去对付大同的贼寇。
杨鹤认为农民军是因为饿肚子不得不反,这些人还能招抚,但大同贼寇确实想祸乱整个大明,他们必须要铲除的干干净净。
所以当那些大族士绅来到总督衙门想要面见杨鹤时,却被守卫挡在了门外。杨鹤甚至连总督衙门都不让他们进,只是让人传话说:“本官自有主张,无需他人置喙。”
固原参将曹文诏也不愿意招抚。他们这些将军在战场上收军功收到手软,如今整个关中就像一个新手村,随便杀一些农民军,就可以得到战功,这样的好事可不多。
得知杨鹤要招抚农民军的消息后,曹文诏心急如焚。他骑上一匹快马,马不停蹄地赶到长安城。
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朝廷出生入死,才得了一个参将之职,那些农民军凭什么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官职?他不服。
&nbs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