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5)

加入书签

呢?

    其他商贾们也纷纷点头称是,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其中一人笑道:“精锐好啊,大漠的商队终于能打通了,明年的收入肯定能增加一倍!”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队伍最后的火炮团缓缓出现。这火炮团的出现,瞬间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惊呼和欢呼的声音此起彼伏,响彻整个肤施城。

    火炮团共有 24门火炮,整齐排列,气势恢宏。其中十门是能发射五斤弹丸的轻型火炮,每门火炮全重 1500斤。这些轻型火炮虽然相对较轻,但却具备较高的机动性。每门火炮由 4匹强壮的战马拉着,战马高大威猛,肌肉贲张,它们步伐沉稳,拉着火炮缓缓前行。

    而那 12门能发射十斤炮弹的重型火炮,则更显威严。每门火炮全重 2800斤,庞大的身躯犹如一个个钢铁巨兽。每门火炮配备 8匹战马拉拽,这些战马经过特殊训练,彼此配合默契,齐心协力地拉动着沉重的火炮。

    每一门火炮都擦拭得锃亮,炮身上的纹理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不凡。它们就像一个个威武十足的将军,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在明朝人眼中,徐晨所划分的轻型火炮,实际上已经是重型火炮的级别了;而那些重型火炮,简直就是传说中的攻城巨炮。

    大明的火炮,与眼前这支队伍的火炮相比差距悬殊。像常见的虎尊炮,只有百十来斤重,发射的也只是一些铅弹,那种两三百斤的小炮,射程近得可怜,说是火炮,其实不过是投石车的升级版罢了。

    这是因为大明所面临的敌人与西方截然不同。明军主要的对手是草原上飘忽不定的蒙古骑兵,为了能够追上这些骑兵,明军的火炮不得不追求机动性,以便在战场上能够快速移动,及时提供火力支援。所以,明军的火炮普遍较轻较小。

    而在遥远的西方,火炮最初的设计目的是用来攻陷坚固的城堡。传说中的乌尔班大炮,重达几万斤,就是专门为了攻克君士坦丁堡那坚不可摧的城墙而打造的。

    徐晨的这些火炮,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已经接近葡萄牙人卖给明朝的红衣大炮,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大明的火炮水平。这些重型大炮的出现,给了肤施百姓巨大的震撼,同时也在他们心中燃起了强烈的胜利希望。

    然而,徐晨此时却微微皱着眉头,心中有些不满。在他的设想中,一年制造个百十门火炮并非难事。但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封建时代手工作坊的生产效率之低,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制造一门铁炮,工序繁琐至极。首先要用木头精心铸造一个木模,这个木模的尺寸和形状必须精确无误,否则后续的工作都会受到影响。接着,根据这个木模,用黏土小心翼翼地覆盖其上,制作一个泥模。

    这还不算完,泥模制成后,还需要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让其自然阴干。只有完成了这些前期准备工作,才能真正开始铸炮。也就是说,从准备工作开始到铸造出一门火炮,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