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闻战则喜与转运大使李鸿基(5 / 7)

加入书签

大同社突然宣布占据延安府,公然举旗造反。一夜之间,他也稀里糊涂地成了贼寇的一份子。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自成傻眼了,但他生性喜欢稳定,习惯随波逐流,也不知道离开家乡还能做什么,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加入大同社。

    李自成小时候读过一些书,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又在驿站工作多年,对驿站的各种弊病了如指掌。前段时间,大同社对各个系统进行标准化、专业化的制度规章建设。李自成凭借自己对驿站工作的熟悉,提出了不少独到的好意见,得到了大同社高层刘永的赏识,被破格提拔为大同都督的转运大使,就这样时来运转,成为了大同社的中层管理人员。

    此时徐晨还不知道,未来的大顺皇帝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属下。只能说银川驿这个名字太具有迷惑性,以至于徐晨都以为李鸿基还在银川,要等崇祯二年下岗之后才有可能出现在自己的视野中。

    肤施城在准备各种军事物资。肤施乡村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农户们纷纷收到了征召入伍的命令。对于延安府的百姓而言,这种战争动员并不陌生,他们常年处于与高原上蒙古人对抗的前线,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这片土地。

    曾经,面对此类征召,百姓们总是避之不及。战争意味着离别、伤痛,甚至死亡,家中的青壮劳力一旦入伍,整个家庭便失去了主要的支撑,生活陷入困境。然而,如今情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同社推行的一系列政策,让这些农户对战争的态度有了截然不同的转变。

    他们从大同社分到了 50亩地,这在旱灾频发的当下,无疑是雪中送炭,给了他们生活的希望。而且护卫队那丰厚的待遇、完备的赏赐体系以及高昂的抚恤金,都让农户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保障。如今,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惧怕战争和死亡,反而多了几分踊跃和坚定。

    家中的妻子和母亲们虽然眼中含着担忧的泪花,但还是默默地帮他们收拾行装。她们知道,这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整个家庭和这片土地的未来。收拾妥当后,农户们在民兵队长的带领下,整齐有序地朝着肤施军营进发。一路上,脚步声、口号声交织在一起,彰显出一种别样的士气。

    无数的民兵小队从四面八方汇聚在军营当中,原本规模仅有 2000多人的第一旅,在短时间内快速膨胀到 7000多人,加上火炮团,辎重营战地医院,等后勤设施,整个营地有上万士兵。

    军营里顿时热闹非凡,新兵们充满朝气的脸庞上,既有对未知战斗的紧张,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第二工业区,刘氏纺织厂内,在纺织工业区颇具影响力的温、田、姜、高等几位掌柜,一同找到了刘氏纺织厂掌柜刘寿。

    温家纺织厂的温益掌柜脸上带着笑意,率先开口道:“刘老哥,我看到这几日无数的物资朝着北方运转,依我看,此次都督进攻的方向怕是榆林卫吧?”

    刘寿神色淡然,轻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可不敢打听这种军国大事。咱们这些做生意的,还是守好自己的本分,少掺和这些事儿为妙。”

    田然掌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