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艰难的中间道路(5 / 6)

加入书签

的大户们此前捐钱捐粮,满心期待杨鹤他们能够出兵镇压大同贼寇,尽快恢复关中原本的秩序。

    可如今,三个多月过去了,总督府却毫无出兵的迹象。大户们按捺不住,派人前去询问,得到的答复却是极其敷衍的“还在练兵”。

    这可把当地的士绅大族给惹恼了,他们觉得自己被总督狠狠地欺骗了,心中的怒火开始熊熊燃烧。

    祸不单行,此时的关中地区已经许久滴雨未下,明眼人都能清晰地感觉到,一场严重的大旱灾已经近在咫尺。按照往常的习惯,当地的大户士绅们提前囤积粮食,试图通过控制市场供应量来推高粮食价格。如今,长安城中一石小麦的价格已经突破了二两银子,这一高价让普通百姓苦不堪言。

    他们的这种行为引起了重民社的强烈不满。重民社旗下的《众民报》每隔七天就要对这些大户士绅进行口诛笔伐。报纸上言辞激烈地批判道,在这干旱的艰难季节,关中上下无论士绅百姓,都应该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所有囤积粮食的行为都是不识大体、不顾大局,是扰乱天下的恶劣行径。而且,《众民报》还特意点名了几家为首的大族粮铺,毫不留情地揭露他们的贪婪与自私。

    刘南卿他们看到了大同社在米脂的做法,自认为自己在长安的举措已经算是相当克制,大家各退一步,大体维护各方的利益,维护关中稳定最重要。

    但在这些大族眼中,他们花钱支持重民社,可重民社却干起了“吃饭砸锅”的事情,这怎能不让他们恼羞成怒?

    当然,最让大族们气愤的还是经济上的矛盾冲突。刘南卿制定了全面学习大同社的政策后,推动总督府在陕西置办官产,主要集中在煤矿和纺织这两个领域。目前,纺织厂由于刚刚起步,利润还不高,尚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但煤矿厂的利润却极其惊人,刘南卿在西安府大力推广蜂窝煤,这种低价便捷的燃料一经推出,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全面占据了西安府的燃料市场。

    每个月仅仅长安城一地,蜂窝煤就能带来三万两银子的收入。如此丰厚的利润,自然引起了当地大户的强烈关注,他们立刻就想将这个产业掌控在自己手中,有钱大家一起赚,和光同尘才是王道。

    然而,他们的想法遭到了杨鹤的果断拒绝。对于总督府来说,每个月三万两银子的收入实在是太重要了,有了这笔钱,至少能让士兵们听从指挥,维持军队的稳定,还能安置灾民,这这三万两杨鹤都觉得少了,怎么可能和那些大族分。但这无疑让当地大族极为不满,双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而在这期间,刘南卿也遭遇了当初大同社曾面临的困境。蜂窝煤产业盈利后,当地的帮派分子立刻盯上了这块肥肉。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些帮派分子会按照市坊划分,控制当地的运煤工匠,给工匠们留下一点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而搜刮上来的利润则按照三七分账,三成归帮派,七成归帮派上头大族。

    但刘南卿他们可是见识过大同社是如何对付这些帮派分子的,怎会任由他们欺负。贺函当机立断,迅速组织了上千名屯垦农户,气势汹汹地冲进长安城,对这些帮派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