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大同社放出一则重磅消息:愿意无私分享纺织羊毛的技术。这消息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延安府激起千层浪。
延安府的大街小巷,人们都在热议着这件事,茶馆里、酒肆中,处处都是关于大同社羊毛纺织技术的讨论。
消息就像插上了翅膀,迅速飞出了延安府,传遍了整个陕北地区。陕北的百姓们听闻后,无不感到兴奋与好奇,那些从事商业的人们更是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
甚至山西行省的商家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收拾行囊,带着满心的期待,一路风尘仆仆地涌入延安府,都渴望能在这笔即将爆发的庞大财富中分得一杯羹。
时光荏苒,经过了整整4年的精心发展与不懈努力,大同社的羊毛纺织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如今,每年能出产高达300万匹羊毛布,这在北方地区,无疑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产能。
米脂,这座原本并不起眼的小城,也因为大同社的羊毛纺织业而声名远扬,甚至有了“衣被天下”的响亮说法。
大同社就如同一只下金蛋的母鸡,而如今竟然愿意放手分享技术,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却实实在在地吸引了大量商家蜂拥来到肤施县。
这些来自各地的商贾们抵达肤施县后,大同社的刘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亲自领着他们前往城外的重工业区参观。
众人首先来到的是制砖厂,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为震撼。制砖厂规模极其庞大,占地面积超过了十亩。其外形宛如一座巨型的宫殿,矗立在这片土地上,散发着一种威严而宏大的气息。走进厂区内部,空间极其空旷,只有几根粗壮的水泥柱静静地支撑着整个建筑。
“京师的宫殿也不过如此。”山西温家的管事不禁发出这样的惊叹。
他们家是官宦世家,有钱有势,家族在京城也高官,紫禁城他们也见识过,眼前这栋厂房虽然简陋,但其庞大的规模已经不比紫禁城内的宫殿差多少了。
“这要花多少钱啊?”另一位常家管事满脸疑惑与惊叹,喃喃自语道。在他们的认知里,这个时代想要修建一座宫殿式的建筑,且不说可能面临的违禁风险,光是那高昂的成本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就拿明朝来说修建三大殿,花费了几百万两银子,一座普通的宫殿也得花上百万两。眼前这座看似简陋却无比庞大的厂房,无疑展现出大同社雄厚得令人咋舌的财力。
然而在人群中,也有一些人内心泛起了愤慨的涟漪。他们心里清楚,大同社如今庞大的财力,其中也有他们曾经付出的一份。但这份愤怒在这热闹的场合中,很快就被他们巧妙地隐藏起来,没有人察觉到他们内心的波澜。
年轻的孔晨站在人群中,看着如此宏伟壮观的工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大丈夫当是如此,以后我也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