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产业链体系的监管与挨骂的张献忠(1 / 7)
肤施城,工业一区,星晨家具作坊里,到处都是“哒哒哒”的敲击声音,这个作坊不小,用的是竹筋水泥做支柱,高度超过了两丈,有半亩大小,里面有30余工匠在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情。
“铛铛铛”的声音有节奏地响着。
孔晨是这作坊的东家,他身材壮实,双手满是老茧,此刻他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大声喊道:“好了,你们到下班的时间了,收拾好工具回家!”
工匠们纷纷回应:“知道了,东家!”声音里透着一天劳作后的疲惫,但又带着几分即将回家的轻松。
他们一个个手脚麻利地收拾好工具,陆陆续续走出工厂。与此同时,另外一班工人走进来,准备接手接下来的工作。
孔晨的师弟赵铁柱快步走过来,他憨厚老实,说话带着浓浓的乡音:“师哥,晚班就交给俺吧,您放心!”
孔晨拍了拍赵铁柱的肩膀,笑着说道:“有了煤油灯之后,咱这作坊就能一天开到晚。这可是个好东西,多亏了都督能弄出这样的好东西。”
不过他很快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师弟可得注意一点煤油灯的方向。咱这作坊里木屑多,要是木屑靠近了煤油灯,那可就危险了,说不定会引发大火,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呐!”
赵铁柱用力地点点头:“俺晓得,师哥。俺一定多留意着,保证不出岔子。”
星晨家具作坊他占七成股份,他三个师弟占三成股份,所以赵铁柱也是东家,对作坊的事情他自然也异常上心。
孔晨还是有些不放心,继续叮嘱道:“早班交接的时候更要注意了。交班时间一到,就绝不能让他们继续留在工厂。你还记得咱旁边老陈的木材作坊吧,就因为他儿子多上了一个时辰的差事,结果被上面罚了二十两银子。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咱可不能犯同样的错。”
赵铁柱再次重重地点头:“俺知道啦,师哥。俺回去之后,先仔细清点人头,到点了一定带着所有人一块儿走,一个都不落。”
说起这煤油灯,那可是徐晨带领大同社的一大功绩。自从徐晨建立石油产业,廉价的煤油灯就开始大量生产。
为了推广煤油灯,大同社在肤施县南北两条主干道上,建立了路灯系统。一到晚上,两条街道被照得亮堂堂的,这可是破天荒的事儿。即便是京城,也没有这般奢侈的照明。虽说一开始,很多人在背后暗骂大同社是暴发户,可这实实在在的便利,这两条街的店铺即便是到了夜间也生意火爆,甚至还开成夜市。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示范效应,煤油灯迅速在延安府大规模普及开来,现在已经全面取代了蜡烛和老式的油灯。
有了这更亮、更廉价的照明系统,肤施工业区实行三班倒就有了物资基础。但整个肤施城却没多少作坊敢随意加班。
其中的缘由也很简单,大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