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汹涌的流民浪潮与招商引资(1 / 4)
在大同社的议事厅内,刘永面色疲惫且焦急,在详细阐述完人手不足的问题后,紧接着又抛出了一个更为棘手的难题。
他声音中带着愤怒与无奈道:“今年关中的干旱已然达到了顶峰。如今,佃户们本就被沉重的租税和恶劣的天灾压得喘不过气,大量成为流民,现在自耕农的处境也不妙。已经大量自耕农出身的流民出现,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将自己赖以活命的土地,以仅仅 7 - 8斗粮食的价格,卖给那些贪婪的地主。吃完这为数不多的粮食后,他们便只能背井离乡,踏上逃荒之路。”
说到此处,刘永几乎咬牙切齿,眼中满是对那些为富不仁地主的痛恨。“要知道在平常年份,哪怕是旱地,一亩地的价格也要十石粮食啊!现在这些士绅却趁火打劫,以十几分之一的价格疯狂收购土地,将农户无情地赶走。一场天灾,在他们的恶行之下,彻底演变成了一场滔天的人祸!”
曾经,刘永对于徐晨剥夺士绅田地的做法,心中还存有一些疑虑和意见。但在将延安府和关中其他地区的情况进行对比之后,他的想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刻的他,已然成为了最坚定的均田拥戴者。
他们大同社不过是要了士绅的一些田地,可这些士绅却要了农户的命啊!他们既然能如此残忍地剥夺农户的生存希望,那大同社不要说剥夺他们的田地,哪怕剥夺他们的命,也是他们罪有应得!
徐晨静静地听着,脸上露出凝重的神情,他轻轻叹了口气。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整个延安府四处巡视,对这场旱灾的威力有着更为直观和深刻的了解。
“如今在整个延安府,也就米脂县情况好一点。”徐晨开口道:“前两年我们大力修建水利设施,再加上土豆、红薯、玉米这三种高产的抗旱作物的推广,在如此严重的旱灾之下,米脂县的亩产还能维持在一石以上,甚至粮食产能还有些许提升。”
“然而,延安府其他各县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其他各县,想修水利都来不及了。我们虽然组织了打井队四处打井,但我从老农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今年粮食普遍减产三成以上。这还是在我们大同社全面组织人力抗灾的情况下,要是没有我们的努力,情况只怕会更糟。”
徐晨的语气中满是忧虑:“而关中其他府县,根本就没人组织农户抗灾,粮食减产一半甚至更多才是常态。那些远离水源的旱地,恐怕已经颗粒无收了。”
“所以我们要快速建立粮本体系,全面管控延安府所有的粮食。”
刘永苦笑道:“没有用,现在整个关中都知道我们大同社在赈济灾民,那些受灾的百姓如同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纷纷往延安府涌来。甚至连黄河对岸的山西行省,无数灾民不顾黄河水的湍急,冒险游过来,想要进入我们的地盘。每天都有无数的灾民在渡河过程中被淹死,实在是惨不忍睹啊!”
他顿了顿,神色愈发凝重:“我已经命令清涧等县,让他们全力做好救援工作。但我们现在承受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就拿 5月来说,前 10天就有上万灾民涌入延安府,照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