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石油产业与打倒那些让自己淋雨的人(1 / 5)
崇祯元年(公元 1628年)5月 2日,一轮骄阳照耀着延川县的天空,从开春到现在依旧滴雨未下,长久的干旱让空气中都弥漫着尘土,整个延安府到处都是抗旱救灾的百姓。
陈子龙满心期待地来到肤施县,本以为能在这里顺利见到徐晨。他一路上听闻徐晨的种种事迹,心中对这位人物充满了好奇与疑惑,迫切地想要与他当面交谈。
然而,当他找到刘永时,得到的却是一个让他颇为失望的消息——徐晨去了石油寨视察油井建设的情况。刘永善意地劝他在这里耐心等待徐晨归来,毕竟徐晨事务繁忙,行踪不定。
但陈子龙心中那股想要亲自见到徐晨,并探寻其造反原因的执念太过强烈,他毅然决然地扔下了同行的三位传教士师兄,独自踏上了前往延长县石油寨的路途。
一路上,他不顾旅途的疲惫与艰辛,满心都想着尽快见到徐晨,解开心中的谜团。
终于,陈子龙抵达了石油寨,当地管事却告知他,徐晨又前往延川县查看油田建设情况了。无奈之下,陈子龙只能再次马不停蹄地赶向延川县。这一路的奔波,让他身心俱疲,但心中的那份坚持却丝毫未减。
另一边,徐晨站在延川县这片土地上,心中同样满是惊喜与感慨。他脚下的这片看似平凡的土地,竟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一发现,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与思索之中。自己所掌握的资料里,延安府是整个大明唯一有露天石油的地方。
有了石油,徐晨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石油产业,更让他欣喜的是,大同社拥有大量经验丰富的打井队,在打井技术方面根本不存在问题。而且石油产业的潜力巨大,其上限与下限都有着无限可能。
高端层面,石油作为最重要的化工原材料,能够在工业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就如同在工业这顶皇冠上装点一颗璀璨的明珠,当然这不是现在大同社能做到的。
但低端层面,即使是简单的土法炼油,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徐晨在后世的视频中经常看到土法炼油的场景,只需弄个大铁桶,塞进几根蒸馏的管道,在下面点把火,就能分离出汽油等重要产品,这些却是大同社可以做到的。
既然土法炼油的科技树已经被点开,而且这里的油田资源近在咫尺,无需费力寻找,直接打井开采即可。徐晨没有丝毫犹豫,当下便决定在当地大力发展石油产业。
毕竟,石油产业能够延伸出众多的产业链条,这对于解决流民问题有着极大的帮助。大量无家可归、四处漂泊的流民,可以借此转化为产业工人,获得稳定的生活来源。
这种土法炼油的方式虽然简单,但却能炼出三种极为重要的原材料——煤油、汽油和沥青。
煤油,无疑是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产品。在这个时代,照明对于广大民众来说至关重要,而煤油灯作为一种廉价的照明工具,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徐晨深知,近现代一位石油富豪正是靠着煤油灯产业崛起,最终成为了世界首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