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摊丁入亩与技术支援(3 / 4)

加入书签

睹为快?”

    陈子龙见黄松年对老师的书籍如此重视,心中好感顿生,微笑着回应:“自然可以。”

    黄松年迫不及待地说道:“我一直对水利工程极为关注,想先看看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陈子龙听闻,立刻在农书中仔细翻找起来,不一会儿,便找到了有关农田水利的部分,恭敬地递给了黄松年。

    黄松年接过农书,迅速沉浸其中。书中那些他从未见过的修水利方法,以及各式各样新奇的水利机械,让他连连惊叹,口中不断喊着“妙啊,妙啊”。

    他越看越入神,心中不禁感慨万千,终于明白社长为何对这些书籍如此看重。在当下的米脂,这些农书所蕴含的知识,对于指导农业生产简直如同及时雨,完全可以当作教科书来使用。

    大同社对农书重视有加并非偶然,陕北连年干旱,想要保住粮食就必须兴修水利。黄松年能成为一县主簿,靠的正是对各种农田水利技术的精通。

    在大同社,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晋升体系,社员们都清楚努力的方向。如今,看到这些农书所展现出的实用价值,大家纷纷舍弃以往奉为圭臬的四书五经,转而学习农田水利技术。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很多社员以徐晨为榜样,亲自带领农夫们垦荒、修建水坝和水渠,整个米脂呈现出一片积极向上的生产景象。

    过了许久,黄松年才从农书中回过神来,他对陈子龙说道:“陈兄,这些书籍意义重大,留在米脂刊印,必定能造福更多百姓。不过,若你想见徐先生,那恐怕只能前往肤施县了。”

    陈子龙道:“此乃老师几十年积累的心血手稿,某必须亲手交给徐先生,还望黄主簿理解。”

    黄松年深表理解地点点头,说道:“理解,理解。明日正好有一支技术支援的队伍要前往肤施县,陈兄不妨跟着队伍一同前行。”

    第二日清晨,阳光刚刚洒在米脂县西城门口,一支庞大的队伍早已在此集结完毕。

    这支队伍人数众多,足有上千人,男女老幼皆有,涵盖了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几百辆马车和牛车排列整齐,上面满载着各种物资,场面颇为壮观。不仅如此,还有 500名训练有素的士兵负责保护这支队伍,如此阵仗让陈子龙着实诧异不已。

    在这支队伍中,已经成为家具厂小老板的孔晨也在忙碌着。他购置了 5辆马车,车上除了装载着他视为珍宝的重要机械,还搭载着田见秀岳父一家人。

    宋老汉望着自家方向,眼中满是不舍,喃喃自语道:“好不容易分了地,就这样交给别人了,俺实在不放心,俺还是想留在宋家沟。”

    孔晨无奈地叹了口气,耐心劝说道:“大伯,您听我说,兄长已经帮您在府城找好了差事,两位小弟也都有了好去处,而且这都是社里有编制的工作,您以后生老病死都由大同社负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