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崇祯的瞩目(3 / 6)
却胆敢谎称大获全胜。延安府都被贼人占了好几个月了,朕如今才知晓此事,杜文幻想干什么?他是想孩视是朕吗!”
首辅施凤来微微皱眉,心中暗叹,却还是俯身捡起地上的奏折。他展开细细阅读,很快便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对于延安府发生的状况,其实他早有耳闻。此前已有不少大族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告状,诉说米脂和延安府的种种乱象。
然而,此时的施凤来实在无暇顾及此事。想当初魏忠贤权势滔天,朝堂上下人人自危,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施凤来不得不依附谄媚魏忠贤。可如今时过境迁,新帝崇祯对魏忠贤的厌恶已然摆在明面上,施凤来虽身为内阁首辅,但其地位尴尬至极,所有人都明白他这个首辅之位恐怕坐不了多久。
就在近日,山阴监生胡焕公然弹劾施凤来等阉党成员,施凤来焦头烂额,哪里还有精力去操心延安府的事情。
其他内阁成员和六部尚书的情况也大同小异。曾经依附魏忠贤的,如今忙着与阉党撇清关系,生怕被牵连;而那些曾被魏忠贤迫害的官员,则一门心思地想要铲除阉党余孽,而后取而代之自己上位。
这半年多来,京师的官场可谓热闹非凡,各级官员调动频繁,大家都深陷权力斗争的漩涡,忙着排除异己,根本无暇他顾。
而且在这些大明的高层眼中,大同贼寇不过是些跳梁小丑,成不了什么气候。毕竟,历来争霸天下者,都要拉拢大族作为根基,而这些大同贼寇却目光短浅,为了些许银钱,大肆屠杀士绅大族。这样的贼寇必定会引起地方大族的仇恨和敌视,即便一时强盛,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因此,众人大多抱着坐观其败的想法,对这件事情并未太过重视。于是,大同贼寇的事情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整个朝堂,除了崇祯皇帝被蒙在鼓里,该知道的人基本上都知晓了。
崇祯皇帝看着自己的心腹大臣们,目光中带着一丝期许与质问:“大同贼寇该如何处置?”
这个问题犹如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众臣心头,让大家一时不知如何作答,虽然他们认为大同贼寇活跃不了多久,但他们也必须承认这个贼寇的战斗力极其强悍,2万多的边军说打垮就打垮了,当年努尔哈赤也不过如此,这样的贼寇虽然残暴,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战斗力是真强,朝廷如今三空四秋,很多边镇连粮饷都发不下去了,士兵的战斗力自然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就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其他人可以沉默,施凤来是首辅,不能一直沉默下去。他思索一番,小心翼翼地开口道:“陛下,依臣之见,可调集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三镇精锐围剿贼寇。”
施凤来的话音刚落,户部尚书郭允厚当即跳了起来,大声叫嚷道:“首辅,您可知道,去年辽东战场军饷开支高达 432万两白银,粮食百万石。如今您想调集三镇兵力,没有 500万两根本做不到啊!可现在太仓存银不足三百万两,距离下一次赋税征收还有 5个月时间。首辅您这是想让大明的文武百官饿肚子半年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