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均田与招募人才(1 / 5)
翌日,姜老太公便差遣自家管家前来。管家恭恭敬敬地表明来意,乃是姜家决定放弃姜家田产。不过,管家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问题:“听闻大同社推行均田之策,不知我姜家众人若想留下,在这均田之中可有份?”
徐晨语气坚定地回应道:“只要姜家愿意分户,且真心愿意为我大同社效力,上阵杀敌,保境安民,服从我大同社的法令,那么一户可分得五十亩田地。我大同社向来秉持公平公正之原则,对待所有人一视同仁,哪怕是姜家也不例外。”
管家听闻此言,当即表态:“徐将军,姜家确有一些旁支子弟,眷恋故土,实在不想离开绥德州,还请将军妥善安置他们。”
徐晨听闻,心中顿时恍然大悟,姜家这是玩起了大族惯用的分散投资手段。想到此处,他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姜家此举起码是将他的大同社视作了一个有争霸天下潜力的势力,这倒也算是一种别样的肯定。
双方商议完之后,姜老太公把姜家分为三股,分别向榆林卫,河朔,山西行省三地投奔姜老太公的三个儿子。
而绥德本土,只留下了十几户旁支,徐晨也没为难姜家人,只要是分户了,一户就给他50亩土地,他需要的是土地,而不是肆无忌惮的杀戮。
妥善解决姜家之事后,徐晨再次点齐兵马,前往绥德其余几大家族处。这些大家族,平日里对大明朝廷颁布的政策便时常推三阻四,阳奉阴违。
如今面对徐晨,他们心中虽有诸多不满,但见徐晨带着火枪队将府邸团团围住,火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众人顿时噤若寒蝉。哪怕心中恨得咬牙切齿,暗自大骂徐晨是土匪、无赖、强盗,却也不敢表露半分。
他们的选择各不相同,一部分人把族人萎缩到城市当中,对乡下的事情不闻不问,他们打算等待朝廷的大军收复绥德城,他们再来算总账。
另外一部分人在确定姜家人真活着逃离绥德州,他们也带领一家老小逃离这个混乱之地。
而绥德当地的中小士绅,情况则分为两种。在一些抗旱会占据主导地位的村庄,徐晨事先派遣士兵担任民兵队长。这些民兵队长到了村子后,迅速将村民组织起来,以雷霆之势镇压了那些妄图反抗的士绅。随后,众人皆大欢喜地进行均田事宜,整个过程顺利有序。
然而,在另一些抗旱会尚未占据主导地位的村庄,情况却截然不同。当地士绅仗着自家豢养的长工壮丁,态度嚣张至极,公然放话:“若是抗旱会的人敢来我们村子,格杀勿论!”
面对这般顽固不化之人,徐晨自然不会心慈手软。他果断下令出动护卫队,甚至将炮兵营都拆散调配使用。对于一般的士绅宅院,直接用飞雷炮进行轰击。飞雷炮呼啸着砸向宅院,瞬间火光冲天,砖石横飞。
而对于那些防御较为坚固的士绅围子,则动用四斤炮。只听得几声震天动地的炮响,一两炮过后,围子的城墙便轰然倒塌。
&nbs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