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5)
。”
徐晨微微皱眉,追问道:“那若是不采取保守打法,又当如何?”
张献忠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决然,大声说道:“先生,经过这一场大战,我已断确定,护卫队的战斗力远在明军之上。莫说是普通明军,就算是那些将门的家丁,与我护卫队战士相比,也是远远不及。虽说明军在人数上数倍于我们,但在这战场上,占据主动优势的实则是我们。
依我之见,不能总是被动地随着明军的行动而行动,而应主动出击!可命令骑兵营火速增援右翼,二团则加入中央战场,与一团紧密配合,全力击溃中路的明军。一旦中路明军溃败,整个明军阵型必将大乱,届时便可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徐晨听闻此言,面露惊讶之色:“如今还有上万明军按兵未动,你怎有这般大的把握,仅凭我们两团之力,就能将中路明军一举击溃?”
张献忠自信一笑,抱拳说道:“先生,不客气的说,在整个大同社,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些所谓的将门。他们不过是一群唯利是图之辈,有利可图时便聚集在一起,无利可图便作鸟兽散,说是朝廷圈养的土匪也不为过。朝廷对他们也是既利用又防备,有用之时便给些饷银,一旦无用便弃如敝履。”
“这些将门心里也清楚朝廷对他们的态度,所以危机感极强。家丁便是他们与朝廷讨价还价的唯一资本,因此各个将门都对自家家丁极为重视。在战场上,即便损失几万朝廷大军,也不愿意自家家丁有个闪失。只要家丁还在,他们的实力便尚存。”
“就拿我们眼前的敌人,榆林总兵杜文焕来说,他一生三起三落,曾与蒙古人交过手,在西南也参与过对土司的战事。遇到软弱的敌人时,他便如猛虎下山,可一旦遇到凶悍的对手,就像只夹着尾巴的土狗。”
张献忠嘲讽道:“杜文焕最后一次被罢免,便是因为他不愿前往辽东与女真人作战。但只因杜家的家丁实力尚存,朝廷无奈之下,只能再次起用他为榆林总兵。”
“此前我已成功击溃一支明军队伍,若此次再将眼前这支大军击败,其他将门必定会深知我军的厉害。他们清楚与我们交战,自家家丁定会伤亡惨重,这是他们绝不能接受的。为了保存实力,这些所谓的将门必定会带着家丁逃离战场。”
徐晨听后,一脸惊愕。他回想起自己看过的那些明末,其中的确有不少类似的事例。大明朝廷从各地征调精锐部队去支援辽东,可那些关宁铁骑,眼看着明军精锐被女真人集中优势兵力逐个歼灭,等客军消耗殆尽,他们便撤离战场,如今看来,并非关宁铁骑一家如此,整个明军似乎都存在这种弊病。
张献忠见徐晨若有所思,还以为他不太理解,便又解释道:“先生,您不妨把眼前这支明军看作是十几股土匪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我们只要能消灭其中几股,其他土匪为了保住自己的势力,必定会望风而逃。所以说,眼前的明军已然处于崩溃的边缘,我等只需再次果断出击,他们必败无疑!”
徐晨心中明白,这其实就是军阀部队为了自身利益而产生的必然现象。他所见过的此类事情,远比张献忠知晓的要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