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6)
成立后才接受正规化的军事训练,战斗素养相对还算不错,但战术意识比较欠缺。
而另一股势力则是以贺六、张献忠等原本军户出身的人,他们相对来说战术水平要高一些,但大部分人都是后来加入的,而且从人数上来说,也不如流民出身的人多。
不过就是因为他们军事素养比较高,大部分人加入军官培训班,训练三个月之后,就能成为军官,这引起了一部分老兵的不满了,毕竟后来居上总是容易引发矛盾的。
所以艾进忠的这些话,在一些人听来,就像是在讽刺他们一样。
就在众人面露怒色之时,杨秀头抬手制止道:“大家先静一静,要让人讲实话,讲真话。那些讨好的话虽然听起来舒服,但都是假话。大明的天子就爱听那些阿谀奉承的好话,结果把天下治理得一塌糊涂。先生屡次告诫我们,要讲真话、说实话。刚刚艾进忠的话虽然不太中听,但这就是真话、实话。”
杨秀头环视众人,接着说道:“先生为什么要让我们开这个会?就是因为先生自己也清楚,他没有太多实战经验,知道在指挥作战过程中肯定会出现问题。所以才组织咱们开会,一起总结错误。把这些问题找出来,以后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了,俺们的伤亡就能更小。”
说完,杨秀头看向众人:“好了,现在继续开会。”
翌日,各营的会议纪要都交到了徐晨手中。徐晨仔细翻看上面的内容,原本他以为这场仗打得还算不错,可看完之后才发现,问题竟然如此之多,简直是漏洞百出。士兵们提出的许多意见,都是他之前没有考虑到的。
尤其是艾进忠提到的,说他采用的是流寇式的“一波流”战法,仔细想想,还真是贴切。他虽然想到了留置预备队以防意外,那 500骑兵就是作为预备队安排的。但关于军队交替作战的思路,他完全没有想到。就像艾进忠说的,如果战斗陷入僵持,己方连替换的军队都没有,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这次能轻松取胜,不过是敌人太过无能,像尤世鑫、李国旗这样的对手实在是不堪一击。要是遇到杜文焕那样的对手,真集中几千家丁与他们对抗,即便自己在兵力和装备上占据优势,恐怕也有战败的可能。
徐晨暗自思忖:“成立总参谋部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得把那些熟悉这个时代战略战术的人集中起来,让他们帮我制定战略战术。就我这指挥能力,也就够当个班长,别再在众人面前丢人现眼了。”
想到这儿,徐晨从名册当中郑重地圈上了艾进忠的名字,这些能提出良好建议的士兵,将会成为护卫队的第一批参谋是人选。
天启七年(公元 1627年)十月二十三日。
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开,护卫队大获全胜,不仅将敌人全歼,还成功反攻下归德堡和响水堡。这喜讯如同燎原之火,瞬间传遍了大同工业区,也飞抵了米脂。
刹那间,两地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大街小巷,鞭炮声此起彼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