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没有袁崇焕的运气与崇祯大礼包(1 / 4)

加入书签

    在这个时代,大明军队对于火枪火炮技术的研究,说是荒废都算轻的,简直是在大踏步地后退。如今,连大炮都得向葡萄牙进口,颇有徐晨后世那个霸主国的“风范”。

    想当初,明初就研究出了三段击、五段击的战术,可对当下的明军而言,这已然是无法复制的战术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大明朝廷习惯无偿征发工匠,有时候甚至连材料费都要工匠自行承担。即便朝廷出了材料费,经过层层盘剥,到工匠手中也就所剩无几了。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工匠为了减少自身损失,自然是能把枪管做得多薄就多薄。一杆枪的成本能降低二两银子以下,可这样的枪能不能用,就成了未知数。

    有人或许会问:“大明不是有一套‘物勒工名’技术吗?”

    那不过是洪武朝的老黄历罢了。如今的大明官员,哪还有那份责任心?大明朝廷,又哪还有洪武朝的组织力?

    在一些人眼中,士兵不过是一群“丘八”,死了就死了。反正大明朝有亿万百姓,还怕没人参军报效国家?

    大明朝组织度已然溃散,火枪到了明军手里,自家生产的火枪、火炮炸死自己人的数量比炸死敌人的还多。这就导致明军士兵更青睐弓弩,毕竟弓弩哪怕腐朽了,也不至于把自己炸死。

    连火枪、火炮都无法正常使用,再谈什么战术,简直就是笑话。

    当然,明军的老对手蒙古人,他们别说火枪火炮了,就连披甲骑兵都没多少。明军靠着自家的有甲家丁,多数时候还是能把蒙古人打得落花流水。就如同“地球online”有着优秀的匹配机制,总是让敌我双方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

    然而,后来出现了披甲的女真人。努尔哈赤凭借八旗制度,又把采用家丁制度的明军打得节节败退。

    而在米脂,忽然崛起一支强大的火器军队。说实在的,大明的将军们在这方面毫无经验,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贺人龙即便知晓护卫队火器厉害,却还是缺乏防范意识,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到了火炮射击范围内。

    城墙上,徐晨正努力调整火炮的角度。没办法,整个护卫队里,就属他火炮射得最准。好歹他是个高中生,懂得地心引力、三角函数这些知识,能够大致推算出火炮的射击位置。

    徐晨仔细瞄准贺人龙和他的大旗,而后大声命令士兵:“填装火药!”士兵们迅速将火药填入炮膛,接着把炮弹放进去,最后又用一些碎布仔细压实缝隙。

    “开炮!”徐晨一声令下,他和其他炮手同时点燃引线。

    “砰砰砰砰!”四枚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朝着贺人龙的军队飞射而去。

    “轰轰轰轰!”四枚炮弹准确命中贺人龙的军队,战场上顿时血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