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很大明的处理方法(4 / 5)
“大哥,俺心里有数,保命肯定是第一位的!”朱老三拍着胸脯保证道。随后,他带着一群人离开了起义军队伍,踏上了前往米脂的路途。
黄河对岸,杜文焕望着渐渐远去的叛军,面色凝重地问道:“所有叛军都渡过黄河了?”
一位军官赶忙上前,恭敬地回禀道:“全部都渡河了,子午岭那边如今只剩下一些冻死的叛军尸体,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杜文焕微微点头,冷冷地吩咐道:“把那些尸体的脑袋都剁下来,向朝廷报捷。”
“遵命!”军官领命而去。
西安,陕西巡抚衙门内。
陕西巡抚胡廷宴是个典型的大明官僚。在他眼中,除了税银问题,其他一切皆可忽视。他任职陕西巡抚期间,陕西地区连年遭受灾荒,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和饥民问题,胡廷宴采取的应对之策竟是不管不顾。他觉得朝廷没有责任为百姓的生存负责,若是真没了粮食,百姓就去卖身为奴,给大户人家当奴才。哪怕饿死,也绝不能影响朝廷平定辽东的战事,税银必须按时上缴。
在他这种不作为的治理方式下,流民们为了生存,纷纷揭竿而起,就此点燃了明末农民起义的烽火。
这一日,延绥巡抚朱蒙童满脸喜色地前来向胡廷宴报捷。
“胡巡抚,大喜啊!我榆林卫将士历经半年多的艰苦奋战,终于在子午岭将澄贼一举全歼。此役斩获叛军首级三千,只有少量叛军侥幸逃过黄河。”朱蒙童兴奋地说道。
胡廷宴听闻,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不屑地说道:“这些流民果然不堪一击,还妄图造反,简直是自不量力,自寻死路。”一直以来,胡廷宴都认为像张三这样的起义军不过是些“饥氓”,根本不足为惧,如今战场上的结果正如同他所预料的一样。
朱蒙童继续说道:“还请胡巡抚与本官一同向朝廷请旨,为我榆林将士请功。同时,也恳请胡巡抚拨付最后一批粮饷,好让我等将士能够顺利返回榆林卫。”
胡廷宴冷冷地瞥了朱蒙童一眼,眼中满是鄙夷,淡淡地说道:“本官会处理的,你们赶紧离开关中吧。”
既然叛军已被剿灭,在胡廷宴看来,这些榆林卫的士兵也就没了利用价值。在大明官场,从天子到总督、巡抚,再到底层的知府县令,“卸磨杀驴”这一招可谓运用得炉火纯青,而且毫无道德愧疚之感。若是连这一“技能”都不会,那简直不配做大明的皇帝和官员。
这半年多来,胡廷宴对榆林卫的士兵早已心生不满。这些士兵所到之处,告状之人络绎不绝。
他们抢劫财物、霸占房屋、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在胡廷宴眼中,这些士兵与土匪毫无二致。这半年多,前来巡抚衙门告状的地方大族把衙门挤得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