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8)
农户也纷纷踊跃加入抗旱会。
短短半年时间,抗旱会的地盘急剧扩张,增长了整整三倍有余,其下属人口也从原本的 3万迅速增加到十五万,足足增长了五倍。
地盘增加,纺织业在依旧赚钱的情况下,又有了利润更高的军工这根支柱,大同社治下的手工业规模如同吹气球般膨胀,各行各业都在招揽学徒,来到米脂的流民瞬间会被吸纳进这个体系当中,成为了新智生产力上的一颗螺丝钉。
到了八月之后,天启帝驾崩,整个大明朝廷都陷入瘫痪当中,更加没有人去理会大同社了,大同社更是野蛮生长,肆无忌惮的扩张,延安府附近都开始出现了抗旱会的身影。
可以说,天启七年对于大同社而言,形势一片大好,发展势头极为迅猛。
天启七年(公元 1627年)十月十六日。
米脂秋收刚刚结束,冬小麦刚刚种下,张献忠却传来了一个令人忧心的坏消息。
归德堡守备尤世辛和响水堡守备李国奇,二人暗中囤积粮草,招募了四千军队,有进攻河鱼堡的打算。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徐晨当机立断,立刻召集了大同社所有的高层,共同商讨如何迎敌。
刘永满脸疑惑地问道:“现在榆林总兵正在全力围剿张三的起义军,分兵作战向来是兵家大忌,为什么李国奇他们两人要在这个时候出兵进攻我们呢?”
有了大同社的支持,张三的农民起义军虽然还做不到和榆林卫边军正面作战,但依靠城池防守好事不差的,通州府的战士勉强陷入僵持当中。
其他人听了,也都一脸好奇,纷纷将目光投向徐晨,期待他的解答。
徐晨缓缓说道:“因为他们两人已经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了。他们二人的地盘一直与我们大同社接壤。这半年多来,我们的护卫队一直在响水堡和归德堡招募精锐士兵,目前招募的人数已经超过了 500。当然,仅仅这一点还不足以让他们对我们产生如此强烈的敌视。
关键在于,抗旱会不断扩张,如今下属的村子已经发展到响水堡和归德堡周边了。现在,这两地一小半的农村都已经被我们抗旱会控制。他们二人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反抗,只怕最后就只剩下归德堡和响水堡这两处还归他们统治,到那时,他们就会被我们抗旱会彻底包围。”
大同社的高层们听到这个原因,不禁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这两人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反抗。
李文兵紧接着问道:“敌人的兵力有多少?”
常武回答道:“根据张献忠传来的信报,这半年时间里,两人大肆招募家丁,他们两家的家丁合计起来接近 400人。这次为了出征,他们又用银子蛊惑,征集了 4000军户。所以,我们此次要面对的敌人,大概有四百到五百名精锐家丁,以及四五千军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