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7)
攻占的人就是大同社社长徐晨。他一拿下河鱼堡,就给我们把饷银整整补齐了三年,每个人都得了 40两!而且啊,还重新分了土地,现在老张家又有 100亩地啦!”
高父听了,大吃一惊,指着张献忠骂道:“你竟然投了贼!你这样怎么对得起你张家的列祖列宗?”
张献忠却满不在乎地笑道:“岳父,您还想着给只给你们发 260文钱的朝廷效力?这世道啊,谁是官,谁是贼,谁说得清楚?当年朱元璋不也是个乞丐出身,一朝做了皇帝,不就成了正统?谁又能说我家先生不会成为下一个朱元璋呢?”
高父气呼呼地说:“你就不怕朝廷派兵剿灭你们?要知道朝廷有百万大军,光榆林卫就有 10万大军,你们拿什么抵抗?”
张献忠冷笑一声:“10万欠饷的士兵?哼,欠饷的日子可不好过。小舅子当时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俺老张无时无刻不想一箭射死那赵宝国。”
顿了顿,张献忠又道:“老丈人,俺跟您说实话吧,我这次来,就是想劝小舅子也投靠大同社。大家一起干,说不定还能谋个富贵,弄不好还能当个开国功臣呢!”
高父坚决地摇头:“俺们高家不做乱臣贼子!”
张献忠指了指这空荡荡的屋子,大声说:“老丈人,难道您想带着全家饿死,去做大明的忠臣?老话说得好,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可现在大明皇帝连粮饷都不给您发,您还对他忠心,图个啥?
小舅子只要到我们大同社,每个月最少能拿一两银子,四季都有新衣服,每天至少还有一顿有肉食的饭菜。这么好的待遇,要不是一家人,我还不乐意跑这一趟呢!”
从这天起,张献忠索性直接住在了老丈人家,双方的交流虽然不欢而散,但也点燃了高父不满的种子,叛军都知道皇帝不饿,当差的饼,给河鱼堡的士兵补全了40两粮饷,但朝廷却只给260文钱,真把他们当叫花子打发了。
高父虽说心里对张献忠投“贼”一事颇有不满,但终究还是没有驱赶他。毕竟张献忠带来的都是实实在在能救命的粮食。看着小孙子吃饱喝足后露出满意的笑容,高父心里也有些动摇,实在狠不下心赶走张献忠。
张献忠深知拉拢人心的重要性,凭借自己擅长交际的本事,开始在村里宴请青壮喝酒吃肉。这对于很多早已断炊的人家来说,实在是难以抵挡的诱惑。
在宴席上,这些青壮不仅能尽情吃喝,而且只要有人提及家里有困难,张献忠便毫不犹豫地带着米面粮油等物资,亲自送到那些困难人家。
如此一来,不过短短时间,张献忠乐善好施的名声便在整个响水堡及其周边地区传开了。众人都觉得能结交张献忠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对他的态度也从最初的不屑,转变为了敬重与亲近。
张献忠也没忘了自己的“使命”,开始有意无意地向大家讲述河余堡的情况。他添油加醋地说着:“在河鱼堡,徐晨先生一打下那儿,就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