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7)
sp; 但眼下的局面却是,军心士气已经涣散到了极点。在这种情况下,还想着领兵去打仗,杜文焕心里明白,只怕这些士兵一旦遇到叛逆徐晨,很可能就会立刻倒戈相向。
思来想去,杜文焕满心无奈,最终只能放弃夺回河鱼堡的计划。他知道,在军心如此低落的状况下,强行出征只会带来更惨重的后果。只能先搁置此事,等过一段时间,看看能否找到办法重新凝聚军心,再去征讨徐晨。
天启六年(公元 1626年)十二月七日。
响水堡的清晨被一阵响亮的呼喊打破。
“老丈人,俺老张带着莲娘来看您来啦!”张献忠扯着大嗓门,声音远远传开,村里不少人都被这动静惊动了。
众人纷纷趴在门口或窗边张望,这一看,都惊得瞪大了眼睛。只见张献忠竟然驾着一辆马车,威风凛凛地来了。他手里大包小包的,都是东西,正朝着高天磊家走去。眼尖的人瞧见,光是腊肠就有几十斤,还有一大袋面粉不小心掉落,那袋子鼓鼓囊囊,一看就是上百斤重的。
这副景象,让村民们既羡慕又妒忌,心里直嘀咕:张献忠这个二流子,居然发达了!
高父看到张献忠来到自家,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没给对方好脸色看。在大明,军户的处境艰难,几乎成了农奴的代名词,他们娶亲困难,大多只能在军户内部通婚。响水宝在河鱼堡上游,两地经常通婚。而张献忠家好歹还是个小旗,论家产和地位,都比高天磊家略高一些。所以严格来讲,这门亲事算是高天磊家高攀了。
可张献忠名声实在不好,即便承袭了家里小旗的位置,却整天和一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把家产都快败光了,对高天磊的姐姐莲娘也不怎么上心。这样的人,高父怎么可能给他好脸色。
“来都来了,干嘛带这么多东西呀?”高母倒是笑着嗔怪,她打量着张献忠,只见他全身上下都是崭新的衣服,就连女儿莲娘,身上的衣裳也是新的。显然,女儿这是过上好日子了,而且发达了还不忘娘家,在高母看来,这就是孝顺。她当下热情地把张献忠迎进屋里。
张献忠一进高天磊家,发现这里家徒四壁,全家人更是饿的面黄肌瘦,他皱着眉头就问:“不是说朝廷发了军饷吗,家里怎么没置办点好东西?”
这话一出口,屋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默。高父更是气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高母见状,小声地把只收到 260文钱饷银的事情跟张献忠说了一遍。
张献忠一听,顿时怒发冲冠:“朝廷太欺负人了!就小舅子这本事,做个百户都绰绰有余。结果现在不仅没高升,连粮饷都克扣成这样!”
高天磊接口问道:“听说你们那边被叛军攻占了,可看你这样子,好像没受什么影响啊?”
张献忠得意地大笑起来:“俺老张可是真找到明主了!小舅子,你说的没错,我们那儿被攻占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