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搭建军事体系(2 / 7)

加入书签

你们可愿意随我前往西安闯荡一番?”

    “西安?”高登一脸诧异,显然对这个提议感到意外。

    但稍作思索后,他觉得离开米脂这个是非之地,或许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高登家中原本有上千亩田地,然而在这一轮的田赋追缴中,高家需要补缴 1500石田赋,如此庞大的数额,高家根本无力承担。

    无奈之下,他家的土地全部被大同社收缴。父母妻儿害怕受到牵连,不敢再留在乡下,只能来到米脂投靠他。可没了田地,一家人坐吃山空,生活陷入困境,好在他还是重民报的主编,还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生活。

    如今大同社造反的意图已昭然若揭,只差正式竖起反旗。米脂已然成为了动乱的中心,局势岌岌可危,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尸横遍野的惨状。在这种情况下,脱离这个危险之地,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想到这里,高登站起身来,坚定地说道:“兄长若有去省城闯荡的想法,小弟自然愿意追随左右,唯兄长马首是瞻。”

    其他重民社成员听闻,也纷纷响应:“我等愿意追随!”

    毕竟,如今稍有见识的人都明白,米脂已然成为了一个危险的战争旋涡,“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他们还是深知的,现在不逃离米脂以后就很难了。

    大同报馆。

    此地早已今非昔比。曾经的报馆区域已迁至别处的院子,如今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了整个米脂的政治核心。米脂的田籍、户籍等重要资料,通通都迁移至此,三百余大同社员承担整个米脂的政务。

    和明朝的小政府不同,大同社追求的是大政府,把原本士绅的权利收回,好处是权力更加集中,大同社的命令可以下达到村里,坏处是政务量暴涨了几十倍,齐绍光做县令的时候,除了收税的这段时间,其他的时候都是风花雪月,吟诗作对。

    而刘永等人忙得焦头烂额,仿佛置身于一场永不停歇的风暴之中。

    他们不仅要忙于米脂的田赋征收工作,追缴士绅们拖欠的粮食,重新梳理划分原本的田籍;还要在米脂精心组建一套属于大同社的军事体系,为即将到来的残酷大战做好充分准备。与此同时,为这套军事体系筹备足够的后勤物资,也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然而,祸不单行,周边的流民如潮水般涌进米脂。这使得他们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宝贵的人手,去安置这些流民,为他们寻找合适的活计。如此一来,政务量陡然暴增了十几倍,每个人都被繁重的事务压得喘不过气,简直如同牲口一般连轴转。

    这一日,朱治和周晓珊两人神色匆匆,拿着统计好的文件快步走到刘永面前。朱治率先开口说道:“主簿,经过统计,整个米脂已有 3000户加入了咱们的民兵体系。接下来,要对他们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军事训练。这期间,需要 6000套训练服,预计花费 1800两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