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新的水利工程与皇帝也饿当差的兵(1 / 5)

加入书签

    天启六年,九月初七日,米脂重民报社。

    米脂学正王阳,望着对面那众大同报社之处,只见百姓们进进出出,喧闹非常。不时有争吵咒骂之声传来,皆是那些心怀矛盾,前来请大同报社评理的百姓。

    这评理断事原是县衙分内之事。可如今这县衙之人,眼里只瞧着银钱,哪管什么是非曲直。百姓们一则对大明官员早已失却信任,二则也实在拿不出那些打点的钱财。

    等他们发觉这大同报社竟能主持公道,那大同报社便渐渐取代了县衙在此间的地位。

    王阳心中虽明白百姓这般选择的缘由,可着实难以接受这等状况,不禁长叹一声道:“四维不存,礼崩乐坏至此啊!”

    恰在此时,刘南卿匆匆而来,手中捧着报纸,恭敬禀道:“先生,最新一期的《重名报》已然排版印出,您的文章赫然在那头版头条之上。”

    王阳接过报纸,看了自己所撰之文,神色庄重道:“当今天下局势如此颓废,究其根源,皆因士绅腐朽堕落,人心不复往昔纯善。我等读书人,身负教化万民之责,自当以身作则,砥砺风气。只要三纲五常得以坚守,不乱不废,天下方能重归太平。”

    言罢,他目光严肃,又叮嘱道:“你等切切不可效仿那大同社,做出倒反天罡之事,扰乱四维纲常。否则,天下必将大乱,生灵涂炭啊!”

    大明立国二百五十余载,如今这天下之势,诸多有识之士皆感已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地步。

    士林之中,众人皆在为这天下探寻出路。是以,王阳明心学横空出世,泰州学派、李贽心学亦相继兴起,皆欲为这困局寻得破局之法。

    起初,王阳对那新立的大同社亦是满怀期待。大同社成立便多有善举。不仅妥善安置流民,使其有安身之所;又大力发展产业,令地方经济渐有起色;还组织人力打井抗旱,新修水利,以解农桑之困;更在田租一事上,力行减租之策,屯田安民。如此种种举措,着实让米脂这一方之地气象一新。

    彼时,即便王阳对大同社的某些学说理念心存疑虑,却也不得不对这些年轻后生的执行能力钦佩有加。在他们的带动之下,米脂之地粮食产量渐增,各行各业亦蓬勃兴起,往昔的动荡局面逐步得以平定,渐趋安稳。

    然而,好景不长,大同社的行事弊端很快便显露无遗。他们竟将米脂的地主士绅一概驱赶,致使地方秩序大乱。那些佃户也趁势而起,行为多有暴虐之举。

    在王阳看来,这大同社如今的行径,与那乱党贼寇又有何异?如此胡作非为,迟早会激起士绅们的怒火,被剿杀得干干净净。

    此刻,王阳心中满是愤懑与惋惜。愤的是这些后生如此行事,罔顾纲常法理;惜的是本是一群大好青年,本有着光明前途,却因误入歧途,被引入了这万劫不复之地。

    刘南卿道:“先生,我等自幼诵读圣贤之书,深知上报国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