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6)

加入书签

拿钱,斩纸人之类的化学手段,让这些夫子戳破他们的骗术,而后把他们赶走,就目前来说效果不错,只发生了一起,以武服人的事件。

    赵汉卿似乎觉得自己方才的话有些不妥,赶忙解释道:“某倒不是嫌弃羊路村不好,只是某觉得自己在工业区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也能更多地帮衬社长。”

    想当初,赵汉卿在加入大同社之前,生活可谓穷困潦倒。他家原本有几十亩地,在当地也算得上富农。可就为了支持他读书,家中田地变卖殆尽。偏偏他运气不佳,连个秀才都未能考取,无奈之下,只能靠教些孩童启蒙勉强维持生计。虽说还能穿着长衫,却也只能过着贫苦却饿不死的日子。

    然而这两年,米脂遭遇大旱,本地的自耕农、小地主都难以维持生计,他的私塾自然也没了学生。他曾经想要做长工,但他无奈发现自己望着麦苗只能念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他的肩膀已经挑不得扁担,手也拿不惯镰刀,更加重要的是,他脱不下自己身上的长衫,更加看不得乡人嘲讽自己的脸色,他无奈之下,他只能前往米脂城谋求生路。可米脂城又谈何容易讨生活,他甚至差点饿死街头。

    恰逢大同社扩张,他稀里糊涂地就加入了进去。而后,令他颇为惊喜的是,自己竟又成了夫子,再次回到乡村教导学生。

    不过此次,他的待遇可大不一样了。大同社每月给他一两银子的薪俸,还贴心地为他准备了两套长衫、两双鞋子,让他过上了往昔都不敢奢望的体面生活。

    他在心底对徐晨满怀感激,感激对方给自己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与此同时,他也有了新的念头,一心想要留在更为富裕的大同工业区。

    这大同工业区,虽说建设不过短短三个月时间,可徐晨却不惜砸下上万两银子。他依照后世城镇的模样来打造这个工业区,服务工匠的市集、饭馆、茶园、戏院、医馆一应俱全,甚至连大澡堂都有。

    还有专门的环卫工负责清理这片区域,在这个时代随处可见的污水垃圾,在工业区里难寻踪迹。这一切,造就了一个与这个时代截然不同的村镇,这不但是一个手工业城镇,更是一个服务工匠的城镇。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如今的大同工业区,已然是一个比米脂县城还要繁华热闹的新型城镇。

    赵汉卿从未出过米脂县,也不知其他县城是何模样。但在他心中,大同工业区就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城镇,他满心渴望能留在这儿生活。

    有懂水利读者吗,本来想要弄一个千人水利会战,结果我一算,一个20米长,3米多宽,三米多高的土坝,土方只有120,AI告诉我十个人半个月就可以修好,后面我提升到100米,宽高也提升到5米,但也是2000土方,最多只要100人半个月不到的时间,这和我记忆当中的万人会斩,十万人会战差距太远了,这是我在哪里算少了吗?求给提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