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大同社扩大会(2 / 3)

加入书签

县令,恐怕也难以轻松应对,更何况在此过程中还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刘永回想起自己往昔逛妓院、参加诗会、茶会,整日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只觉那时当真是在荒废人生。

    到了下午,在米脂县的李文兵等人来到了大同工业区。此次集会,大同社三队皆带来了各自新发展的成员。

    这其中,徐晨带来了小五、王二、大壮、土根、高小四等25名14村代表。

    李文兵则引领着魏青、郑心泉、吴亚进三位秀才,以及朱治、周晓姗、黄松年、齐晓云、李富、李应骥、刘文雄等七位童生,前来大同大同社。

    而大同工业区因地处此地,出席的人数亦是不少。诸如木匠作坊的贺老六、护卫队的孙可旺、建筑队长柳英、赵胜、王文耀、田见秀等人。

    当晚,大同社的上百位成员,以大同工业区的食堂作为会场,召开了大同社扩张之后的首次会议。

    徐晨按照后世的习惯,布置了一个主席台,上面有七个位置,坐的都是大同社第一批成员。

    而这两个月时间发展的社员他们则带着一张板凳按照,三个小组顺序坐。

    李文兵率先起身,开始介绍宣传组这两个月来所取得的成绩,他说道:“这两个月间,我等宣传组多方奔走,吸纳了上百位读书人。如今,吴堡县、神木县、安定县,乃至榆林卫等地的诸多读书人,皆纷纷加入我等大同社,他们皆一心愿意践行‘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之理念。”

    而后刘永站起身来,讲述他们工匠组这两个月来所负责建设的各项工程,又提及那发展得蒸蒸日上的纺织厂。最后,他一脸自豪地说道:“如今这大同工业区,不但做到了养活上千流民,还逐步引领他们回归正常生活。某打算再购置二十亩土地,用以建造房屋,让大同工业区的百姓都能有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

    李文兵听闻,面露惊讶之色,问道:“我等竟有如此充裕的银钱?”

    刘永微微一笑,道:“有。”

    接着徐晨也站起身来,缓缓说道:“我以打井队为根基,建立了抗旱会。如今,这抗旱会已然发展至十四个村落,成员多达一万。其中加入咱们大同社的成员,便有上百位。在这两个月时间里,我等组织农户打井一百四十二口,保住了四万余亩土地。”

    李文兵听闻,不禁面露骇然之色,赶忙拱手,赞叹道:“先生之才,堪称国士无双,晚生实在是钦佩至极,拜服不已。”

    他本以为自己发展了一百位大同社成员,已然算是进展迅速,可与徐晨发展的上万人相比,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更不要说在这期间还帮助了14个村庄4万多亩土地抗旱成功。

    徐晨却微微叹息一声,道:“这两个月,我一直在米脂的诸多乡村奔走。米脂乡村如今的状况,实在是糟糕透顶。究竟差到何种地步呢?

    加入我等抗旱会,只需五升粮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