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零章【危险的作品】(求订阅)(3 / 4)

加入书签

林有成笔下改编的杨菊是城里的人,虽然是个文盲,但一直都在城里生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能辗转成为监狱的女看守。因为无知,只是遵照上面的命令。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考虑到这部分人因为职权缘故或多或少已经犯过错,在解.放战争之后,我军会先对这些人进行集中教育,随后根据他们犯错的级别以及留去意愿对其进行释放、改造、留用等处理。对于那些执意助纣为虐的俘虏,以及虽不是战犯,但也曾残害的内战分子,还有冥顽不灵的人,除去一部分因罪孽深重而被直接枪决的,一般会对其实行一段时间的监禁和改造,一般被监禁的时间往往都达到了十年以上。

    很显然,杨菊就是虽不是战犯,但也曾残害过人的内战分子。

    在林有成看来,这也是《朗读者》这个故事的特别之处,即是情雨与爱雨混沌不明的爱情故事,更是有对战场之外的战争审判,战争中的文盲犯下平庸的恶,恶的结果来自自己的自尊,一个渴望文明却又无比羞耻的人,吃尽苦头。

    尊严对于有些人来说,高过一切。

    经过漫长的命运的缓缓揭示,江夏知道杨菊有罪、也知道她最深藏不露的身为文盲的秘密。但是江夏所知道的杨菊,仍有大量的空白点,比如:她的父母亲是什么人?她有没有兄弟姐妹?为何一生形只影单?在他之前,她有没有过爱情?她对自己的杀害同.志行为真的忏悔了吗?

    甚至最致命的:她爱过他吗?

    江夏试图理解杨菊,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导致这种空白点的原因,是他同时又逃避理解。审判期间,他的内心活动是:“一旦她锒铛入狱,接受改造,就会从我的世界,从我的生活中彻底消失。我要她远远离开,我要她遥不可及,要她成为回忆。”作为学法律的学生,他从来没有否认过杨菊的罪,但是,“爱上一名罪犯却使我罪责难逃”。这种“不应该的爱情”使他深感纠结,他没有道杨菊娜是文盲的真相,托辞是尊重杨菊本人的选择,但是其中亦有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必须隐瞒事实的成分。

    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性的自私与逃避。

    逃避杨菊,逃避罪感,逃避理解……,然后,在一个个失眠的夜晚,他高声朗读,继续充当杨菊的朗读者,可是,他没有给杨菊哪怕回一封信、探一次监、聊一回天。

    直到没有退路,他才第一次去探监。而此时,杨菊的味道变了。在探监的时候,他闻到杨菊身上老女人的体臭。如果说原来有洁癖的杨菊,也许是在用肥皂和香水遮掩自己身上的涩味,就像她遮掩自己的文盲身份一样,维持着自己的尊严。在经过多年的狱中生活以后,突然放弃了一切,杨菊很少洗澡、暴饮暴食,变得臃肿肥胖,闻起来也有股味儿。这其实是很关键的一笔,如果她爱着江夏,也许是会在乎自己的形象,包括在乎自己的味道。

    快出狱了,她应该知道他会来。

    也许是不爱,因为即便连江夏,也不了解她。杨菊选择了死亡,没有给江夏留下片语只字,只是在遗嘱中告诉监狱长向他问声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