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院士评选,示好(4 / 6)

加入书签

    想要生产出这样的电池,不仅要求极端严苛的生产环境,恒温恒湿,无尘等等都只是基础,生产过程中极端繁琐复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度的标准来作为支撑。

    最后,在这些严格的条件下,良品率却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本就是成本极为高昂,加上一系列的严格标准,最后配上低到令人发指的良品率,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想要生产这样的电池,需要完整地重建一整套的全新生产线。

    一条生产线,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

    成本高的飞上天!

    正是因为如此,王东来没有想着自己生产半固态电池,赚取更多的利润。

    将半固态电池的专利授权出去,才是一招妙棋。

    BYD和CTAL等公司,拥有成熟的工人和管理经验,拥有合适的厂房,只需要进行生产线的调整,就能进行生产。

    速度可要比银河科技从头再来要快的多。

    周俊其实在负责这件事之后,也了解过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等的详细信息。

    所以,听到王东来这么说,当即就笑着说道:“王教授,你也太客气了。”

    “对于王教授研发出的这一款半固态电池,我所认识的的专家可都是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不管是从成本控制上,还是工艺上,又或者是安全性上,都是极为优秀的。”

    “当时在测试的时候,还有不少研究员信誓旦旦地说这款样品里面添加了硫酸乙烯酯为主的润湿剂,安全性不达标,结果最后的测验结果出来之后,顿时让这些研究员哑口无言。”

    “一个个完全不敢相信,这款产品居然没有添加润湿剂,嘴里直呼这不可能。”

    “王教授,你可是没有看到当时的场景,用网上的话来形容,那就是道心崩溃,快要走火入魔了。”

    “说到这里,王教授日后要是遇到这些学者教授的话,那可就有得忙了,他们不知道有多想和你交流一番。”

    “这一次来见面,更是疯狂地打报告,想参与进来。”

    “王教授,你也是学者,相信你应该能懂他们的想法。”

    周俊说出这些事情的时候,是抱着轻松打趣的心态。

    然而,王东来听到了之后,心里却是一动。

    上一次的ICIAM大会,他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好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