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大唐荣耀4o(2 / 3)
口气,然后开始在屋内翻找起来。
不一会儿,他便找到了几瓶烈酒,他二话不说,将酒瓶全部砸烂,然后拿起一根火把,将屋内的易燃物点燃。
火势迅蔓延开来,整个小屋都被熊熊大火包围。
安庆绪站在门口,手持火把,对着追来的李俶和羽林军高声喊道:“李俶,你再往前一步,我就把这屋子烧了,让郡主给我陪葬!”
李俶见状,心中焦急万分,他高声喊道:“安庆绪,你不要乱来!
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只要你放了郡主,我什么都答应你!”
然而,安庆绪却根本不理会李俶的话,他手中的火把离李婼越来越近,眼看就要烧到她的衣角了。
羽林军的何统领见状,心急如焚,他不顾李俶的阻拦,执意要冲进屋内捉拿安庆绪。
李俶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这何统领乃是杨国忠的人,杨国忠一直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这何统领此时如此冲动,恐怕是想借安庆绪之手除掉自己。
在这千钧一之际,崔彩屏和沈珍珠如救星般及时赶到。
她们手持皇上的手谕,威严地站在众人面前,命令何统领听从李俶的调遣。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何统领犹豫不决,但在珍珠的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命令。
与此同时,安庆绪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深知自己已无法与李俶抗衡,于是骑上一匹快马,如疾风般疾驰而去,离开了京城。
李婼终于得救了,她感激地看着珍珠和李俶,心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
然而,这场风波并未就此平息。
安禄山得知儿子安庆绪的所作所为后,深感震惊和愤怒。
为了平息皇上的怒火,他连忙送上一封请罪书到长安。
杨国忠趁机向皇上进言,建议削减安禄山的兵权,以防止他再次生事。
然而,李俶却从大局出,认为此时削减安禄山的兵权容易激化矛盾,反而会引更大的危机。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皇上也在这两难的抉择中举棋不定。
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需要慎重考虑,于是决定从长计议。
然而,安庆绪却对皇上的旨意置若罔闻,他违抗圣旨,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范阳。
皇上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当即下旨罢免安禄山河东节度使一职,以示惩戒。
此时的安禄山,早已对朝廷心怀不满,他的兵马粮草都已准备充足,起兵造反对他来说,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于是,安禄山毫不犹豫地命令安庆绪斩杀了前来宣旨的公公,正式拉开了叛乱的序幕。
随后,安禄山手持伪造的圣旨,站在众将士面前,面色凝重地宣称圣上对他下达了密旨,命令他率领众人进攻讨伐杨国忠,以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恢复朝廷的清正。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他当场斩杀了杨国忠派往范阳的奸细,鲜血溅洒在地上,令人触目惊心。
众将士目睹这一幕,群情激愤,他们对杨国忠的所作所为早已心怀不满,如今见到安禄山如此果断地执行“圣上旨意”
,纷纷表示愿意誓死追随,为正义而战。
与此同时,独孤靖瑶也率领着一队士兵赶到了范阳。
她英姿飒爽,一到便与安禄山会合,共同商议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而在广平王府,一名下人匆匆忙忙地向李俶禀报:“王爷,大事不好了!
安禄山已经举兵谋反了!”
李俶闻言,脸色大变,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立刻起身赶往宫中,面见皇上,共商应对之策。
皇宫内,皇上听闻安禄山谋反的消息后,忧心忡忡,他担心河北地区的局势会因此而动荡不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