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水车磨坊(4 / 6)
以排水。
整个磨坊的造型较为宽阔,方方正正,简洁到简陋,看起来像个憨憨的矮胖子。
在这个“矮胖子”的体内,便是陈舟早就锻造好零件,直到今天才得以安装的水车了。
磨坊共分两个区域,一个是没入水渠的“水车区”,在下层。
另一个则是利用传动装置研磨谷物的作业区,在磨坊上层。
时间紧迫,陈舟只来得及做出了研磨面粉的磨盘,谷物脱壳还得土著用土砻慢慢加工。
经去壳的小麦从研磨作业区上方的倾倒口放入,进入下方不停转动的磨盘内,连续研磨十几个乃至二十多个小时,便会经面粉收集槽流出,收集到事先放置好的容器内。
水车磨坊的转速并不快,受水流力量的限制,预计每分钟只能推动磨石转15~20圈。
但它胜在持久省心,只要河水还在流动,磨石就一直转动,经过长时间的研磨,它加工出的面粉不比人力磨制的面粉差。
而且陈舟在设计石磨系统时,还参照中式水车磨坊,增添了调节上下磨石间隙的结构,以控制面粉的精细程度,如果想吃些粗糙一点的粮食,只需调整磨石间隙即可。
……
除省力省心之外,这个重要结构全部由金属制成的水车维护也比较简单。
每次加工完粮食后,需要清理掉磨槽之间残留的渣滓,使用一个月或两个月,要往水车轴承上涂抹些许动物油脂,防止其生锈。
如此维护,水车便能维持正常工作状态。
至于天长日久造成的损耗,那是不可避免的。
一旦传动齿轮或没入水中的木质齿牙损坏,就只能拆开水车区,对零件进行更换了。
不过水车毕竟刚刚建成,陈舟估计第一次更换零件起码得等到1664年八九月份,如果保养得好的话,可能要到1665年年初。
……
2月27日,水车磨坊在陈舟与众土著的努力下正式宣告竣工。
土著们挤在还未通水的磨坊工作区上层,打量着已经调整好的磨石,脸上均写满不解。
让他们理解铁锹和镐头这种简单的工具并不困难。
但面对各种传动齿轮,轴承和一些简单的机械结构,他们的脑子就有点不够用了。
此刻,陈舟正站在石磨的面粉收集槽旁,他身边站着土著们的“偶像”星期日,还有土著们的老师星期六。
岛上除放牧土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