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重现踪迹(3 / 6)

加入书签

崎岖,没有推车,手挑肩扛,一天也就能倒腾两件大家具上去。

    可要说把它们劈碎了烧火或是任由它们被雨水泡烂——对不起,华夏儿女没有这种糟践好东西的习惯。

    ……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办。

    面对搬运物资上山这个艰巨的任务,陈舟制造手推车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

    当然,在“輮以为轮”之前,他还是要使用自己健壮的身躯,扛起两个大木箱回到窑洞。

    稍微休息片刻,陈舟看了看天色,依旧阴云密布,一副将下未下的模样。

    估计一时半会儿不会下雨,他带上斧头,前往森林挑选合适的木材輮车轮。

    自登岛以来,砍伐过的树木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其中九成都是陈舟叫不出名字的树,他只能给这些树瞎起代号。

    像菠萝树、浮木这都属于比较杰出,且较为正常的树名。

    砍树后发现树干上趴着一只青蛙,就叫青蛙树;砍树时正值黄昏,就叫黄昏树;砍树时来福叫了一声,就叫汪汪树……

    若是现代植物学家看到陈舟起的这些奇葩名字,非得气的吐血三升。

    单从这些树名上,除了他没有任何人能判断木质的区别和树木的特点。

    陈舟却靠着这种独特的命名风格牢固地记住了大多数树木的外形。

    他现在要去找的那种树名为“假杨树”,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那棵树的外表与杨树毫无相似之处,砍断后木质却和杨树差不多,白白净净,纤维长韧性强但不够细密,属于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类型。

    跟菠萝树铁树或是檀木比较,它的木质松散,跟浮木比,又显得过于紧实。

    陈舟打算先截取一段假杨木,然后将其劈砍成木条,试着用火烤制,或是烧开一壶水用蒸汽慢慢热熏,看看能不能弯折。

    若是可以掰出曲线,他就找个木桶或是直接用大铁罐子限制木条的形状,把它掰成圆形。

    只要有了圆形的轮圈,手推车的问题就算解决了一大半。

    在轮圈上打孔,往中间插辐条,装车轴,这些都不算难事,只是繁琐细致些,陈舟有自信完成。

    当然,理想中的完美成果通常只会在梦中发生。

    陈舟很清楚,輮木成轮是一项真正的古代技艺,它不像熬油或是剥皮那么简单。

    短短的“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里,蕴含了不知道多少技巧和古代匠人苦心琢磨的经验,绝不是一两次尝试就能成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