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回归安静生活的陆鑫(4 / 4)
> 幸好,记者林小雨没有获得他的全名和联系方式,报道内容也仅限于救人事件本身,没有深挖他的背景。
但谨慎起见,陆鑫还是运行了一套自己编写的网络监控程序,设置了对“救人男子”“陆先生”等关键词的预警。
同时,他决定未来几天减少外出,避免引起更多关注。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
当天下午,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请问是陆鑫先生吗?”电话那头的男声礼貌而正式。
“你是?”陆鑫警惕地问,同时追踪着来电的位置——上海本地,固定电话。
“我是浦东公安分局的警官李振国。我们正在调查昨天的交通肇事逃逸案,希望能向您了解一些情况。”
陆鑫稍作思考,同意了见面请求。
拒绝反而会引起更多怀疑。
一小时后,两位警官准时来到他的公寓。
简单的寒暄后,李警官直入主题:“陆先生,感谢您昨天的善举。根据我们的调查,这起事故可能不是简单的交通肇事。”
陆鑫眉头微挑:“什么意思?”
“肇事车辆是套牌车,而且。”李警官停顿了一下,仔细观察着陆鑫的反应,“事故发生前,这辆车在附近街区绕行了三圈,似乎是在寻找目标。”
闻言,陆鑫的咯噔了一下,表情依然平静,但内心已经警惕起来。
如果这不是意外,那么目标是谁?
女孩还是……自己?
“被撞的女孩情况怎么样?”他问道。
“小腿骨折,轻微脑震荡,但没有生命危险。”李警官回答,“她叫陈梦,是复旦大学的学生。据她说,最近没有与人结怨,家庭背景也很简单。”
陆鑫点点头,没有发表意见。
警官又询问了一些事故细节,他谨慎地一一回答,没有透露任何超出常人认知的信息。
送走警察后,陆鑫站在窗前沉思。
这一段时间,参与情报方面工作让他对“巧合”持有天然的怀疑。
如果这确实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那么是谁策划的?
目的何在?是针对自己,还是那个女孩?
他调出昨天事故地点的地图,仔细研究周边环境。
忽然,他注意到一个细节——从他每天去图书馆的路线来看,事故发生时他比平常晚了大约十分钟,因为他当天在图书馆多待了一会儿查阅资料。
也就是说,如果肇事车辆确实在寻找目标,而且绕行了三圈,那么原本的计划时间点应该与他平时的行程吻合。
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浮现在脑海:他很可能才是真正的目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