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2章 一定尽快把核心团队搭起来(1 / 3)
第1632章一定尽快把核心团队搭起来(第1/2页)
“先把钱放在我们这里保管?”朱因吃了一惊,这个想法太大胆了,“浩哥,这……这需要很强的信誉和技术保障啊!而且银行那边……”
“我知道这很难,是长远目标。”陈浩打断她,“现在可能实现不了,但脑子里必须要有这个构想。
现阶段,我们可以先支持银行汇款,或者货到付款。
但这个‘担保交易’的理念,你记下来,是我们未来一定要攻克的方向。”
“明白了,浩哥。
支付是核心,但目前先以现实可行的方式解决。”朱因在笔记本上写下“支付接口构想-担保交易(远期目标)”,并圈了起来。
“大概就是这些核心功能。
你先把这些要点记下来,招人的时候,可以用来考察他们对这些功能实现的理解和想法。”
“好的,浩哥,我都记下了。”
接下来的几天,朱因在杭州忙得脚不沾地。
她跑工商局咨询注册事宜,顶着太阳四处看办公场地,终于在文教区附近租下了一个还算宽敞的临街二层楼,虽然旧了点,但收拾一下就能用。
同时,她开始往各大高校的布告栏贴招聘启事,内容按照陈浩的意思,突出“开创性事业”、“互联网未来”、“寻找技术先锋”,薪酬也开得很有吸引力。
简历开始像雪片一样飞来。
大多是刚毕业或者还没毕业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也有一些在本地小电脑公司做过几年的程序员。
晚上,在临时租用的小办公室里,朱因对着堆积如山的简历,进行初步筛选。
她挑出那些看起来思维活跃、有项目经验或者对互联网表现出极大热情的简历。
然后,她把这些筛选出来的简历,一份一份,通过招待所那台老式传真机,发往横店的一个保密传真号码。
横店这边,陈浩往往是在拍戏间隙,或者深夜回到住处后,才能看到这些传真过来的简历。
纸张带着传真特有的模糊和扭曲,但他看得很仔细。
他会拿起笔,在简历空白处或者另外附上纸条,写下他的意见:
“这个叫张明的,项目经验描述太笼统,问问他具体负责了哪个模块,解决了什么技术难题。”
“李芳,简历里提到对‘网络交流’感兴趣,可以重点考察她对在线聊天功能的想法。”
“王涛,在学校参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