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原来自己真的已经很好了3(1 / 2)

加入书签

一行字突然闯入他的脑海,那是他年轻时教邻家几个顽童识字。

孩子们学会写自己名字后纯真灿烂的笑脸,他现在依然记得。

当时孩子的父母千恩万谢,说他“有教无类”

、“诲人不倦”

他当时只当是客套,从未放在心上。

“教书?”

老秀才喃喃自语,沉寂了几十年的眼里第一次有了不一样的光,

“教那几个娃娃,他们真学会了。

他们爹娘……是真心谢。”

这个被他遗忘在角落,微不足道的片段,此刻在天幕的辉映下,竟显得如此清晰而珍贵。

一股巨大的酸楚和释然同时涌上心头,他伏在案上,肩膀无声地耸动起来。

不是为落第而哭,而是为自己这大半生,竟然完全忽略了自己身上并非一无是处!

他也许成不了经天纬地的栋梁,但他认认真真地教过几个孩子识字,点亮过几盏蒙昧的心灯。

这难道不是他存在的价值吗?

那份沉甸甸的、压垮了他一辈子的“自卑”

,似乎裂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一丝名为“自洽”

的光。

他抬起头,擦去眼泪,第一次没有去翻那些范文。

而是找出了角落中早就买好的新出版的儿童启蒙语文课本,手指摩挲着书页,眼神温和了许多。

集市,一个捏面人的老手艺人“面人张”

的摊子前围了不少人。

他灵巧的手指,将几块染了色的面团飞快地捏成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猴子。

一个常来买面人的小丫头,仰着红扑扑的脸蛋,脆生生地指着面人张刚捏好的小猴子说,

“张爷爷!

您捏得真好!

比天幕上画的还像!

您的猴子会笑呢!”

围着看热闹的大婶也笑道,

“是啊老张头,你这手艺,绝了!

俺家小子就认你捏的孙猴儿!”

面人张一愣,布满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沾满面粉的手,对着天幕的方向,也对着周围的人,声音不大却带着点骄傲,

“嘿嘿……我也就这点捏泥巴的本事了。

承蒙街坊们看得起……”

汴河边,一个码头苦力刚卸完一船沉重的货包,累得瘫坐在麻袋上喘粗气。

他叫阿牛,身材魁梧得像座铁塔,却因为口齿笨拙、反应稍慢,常被人取笑是“傻大个”

看着天幕上“待人真诚”

之类的字眼,他闷闷地低着头。

这时,工头老马走过来,拍了拍他结实的肩膀,声音洪亮,

“大牛!

好样的!

这一船货,就数你扛的包最多,走得最稳!

一个没掉河里!”

“这膀子力气,这踏实劲儿,咱这码头离了你,还真转不灵!”

旁边几个相熟的工友也笑着附和,

“就是!

大牛干活实在!

跟他搭伙,心里踏实!”

大牛猛地抬起头,脸上满是错愕,随即是巨大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感动和欢喜。

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笨拙得只憋出一句,

“谢谢马叔……谢谢哥几个。”

大牛嘿嘿地傻笑起来,搓着蒲扇般的大手,只觉得浑身又充满了使不完的劲儿。

那些“傻大个”

的嘲笑声,似乎被这简单的肯定冲淡了许多。

原来,他这份被视为“笨拙”

的力气和踏实,在真正需要它的人眼里,是闪闪光的金子。

咸阳宫的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