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2 / 4)

加入书签

考虑怎么赚钱。

    这是两种不太一样的企业经营方向。

    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方说的其实才是比较主流的做法……但是智云科技不一样啊,徐申学也不一样啊。

    别人可没有科研系统!

    他们想要搞技术研发为驱动力,他们也搞不了啊!

    第二天,徐申学见了另外一个候选人,这是个美籍华裔,各方面都挺好的,履历经验以及能力都很不错,提的各种建议也算是比较理想化,符合技术驱动力的那种……但是吧,这人从头到尾没把自己当成中华夏人。

    虽然在话里话外都非常重视华夏市场……但是从这个重视华夏市场本身,就可以看的出来问题,他只在乎华夏市场,但是不在乎在华夏的投资,就业,社会责任这些东西。

    因为他建议徐申学去越南,去印尼投资建立代工厂,说那里的综合成本更低,也可以分摊供货风险等等。

    典型的欧美商业精英的思维模式。

    这人也不符合智云科技的定位!

    甭管外人怎么说,怎么看,但是在徐申学的心中,智云科技从始至终都是一家华夏企业,同时在徐申学的构想里,这家企业还肩负着一些社会责任。

    徐申学为什么非要让一大堆国外供应商要在华夏地区里设立工厂,或者在华夏进行代工生产啊……降低供应链成本固然是主要的理由,但是还有一层没有对外人说的理由就是创造就业岗位。

    同样的,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徐申学一直都拒绝在海外进行实体产业投资的缘故,什么印度啊,越南啊,印尼啊,徐申学从来都没有想过在当地搞什么大规模的制造产业链。

    那不叫投资,那叫资敌!

    说到底,徐申学从来都不一个资本家……他考虑企业经营的思维模式并不是为了赚多少钱……钱他够多了,哪怕之前不创办智云科技,他本身也是个身价好几个亿的富二代,利用重生者的优势随便干点啥,哪怕只是单纯的购买一些潜力企业的股票,那都能躺着变成百亿富豪。

    钱,从来都不是他创办智云科技的动力。

    他搞智云科技的动力,一方面是追求一些商业上的成就感,其二则是追求打破外国技术封锁之类的,其三则是对未来有一些野望,比如搞一些黑科技之类……

    最后,则是一些更深层次的成就感……比如说创造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个就业岗位,让旗下的员工生活的更好,涉及到一些社会责任感的东西。

    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当你重生了,有了系统,还有花不完的钱时……你或多或少也会开始追求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所以这个候选人也被拒绝了。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