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虚拟设备的曙光(3 / 7)
保险大厦,昔日的智云科技总部,也在几公里之外。
仙女山控股集团的总部,也在这边,直线距离大概五公里左右,而不远处就是国内顶级半导体装备厂商的总部海湾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旗下诸多公司的总部,或重要子公司的办公楼基本也都在附近这一片。
没办法,徐申学就在这里,同时这些公司很多都是从威酷系、智云系里出来的,为了方便管理自然也就放在附近了。
倒是海蓝汽车算是个特殊……这个海蓝汽车虽然在深城,但是却是在安华区,距离总部倒是有三十多公里远,主要是汽车工厂是重工业,工厂需要的面积太大,再加上还有个锂电池工厂,电机工厂,所以也只能跑到这里偏僻的地方来建工厂,同时汽车研发以及测试也需要大场地,所以干脆就和行政研发总部也设立在工厂那边了。
徐申学选择威酷实业的总部基地,主要还是为了来看机器人的扩产!
陪同徐申学视察的是威酷实业的CEO安大宇,此人是个比较沉默寡言的性子,也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里,是一个埋头干实事的人。
当然,也别以为他无足轻重,作为一家全球规模最大的代工企业的实际管理人,实际上此人也是众多地方的座上宾。
此时的他正对徐申学道:“徐董,前方的是我们的总部基地机器人第三生产线,目前已经批量生产阶段,整体计划比原计划要提前大概两个月投产,产能能够达到三十万台的产能。”
“该生产线,预计在这个月就达到设计产能,主要设计用于中端机器人的生产,设计产能能够达到每年三十万台!”
“在后头,还有第四产线,同样设计用于中端机器人的生产,设计产能是四十万台,预计在明年春天投产!”
“等这两条产线完成之后,总部基地这边,再加上安华基地的产线,我们的机器人总产能就能够达到一百二十万的年产能了,其中高端型号有五十万的产能,中端有七十万的产能。”
徐申学听罢微微点头:“你们这边做的还是挺不错的,一年能够做出来一百二十万的产能,不容易啊,辛苦了!”
智云机器人作为一种高精密的人工智能设备,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高,哪怕威酷实业这边只是作为一个组装工厂,生产一些非关键零配件,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这种工业产品的复杂性,甚至比汽车还要更复杂一些。
因此威酷实业这边进行产能扩充也不容易,为了获得更多的产能,智云集团也和比亚迪方面的达成了代工合作。
不过比亚迪那边的代工厂也没有做过这种顶级性能的机器人,哪怕只是个成品组装,非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也颇为不容易,上半年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折腾工厂了,但是目前依旧没能投产,估计也要到明年第一季度才能够初步投产。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