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工程不停考古忙(2 / 3)

加入书签

作响。范队长和于永斌一起走出来,对于两台推土机准时停车,范队长很是欣慰,江春生与他俩简单交流了几句礼貌的告辞。

江春生推着自行车走出土场时,回头望了一眼。东方,一轮明亮的大月亮正从地平线上升起,考古帐篷里透出的灯光与月光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奇特的画面,喧闹了一天的四周,出奇的安静。

他疲惫却安心地踏上归途。

第二天清晨,江春生依然早早出门,在固定地路口,与朱文沁定点碰面。他告诉朱文沁,考古队昨天下午已经进驻了土场,今天有可能要开始挖墓了,他今天先看看情况,确定考古队的发掘工作程序和方式后,就请于永斌去接她到土场,看一次古墓的发掘过程。

江春生到达土场不久,土场又恢复了昨日的繁忙景象。西侧大片区域,几十个民工围着昨晚石勇加班翻拌好拌石灰土,开始了热火朝天的筛土作业。石勇的装载机在土堆与运输车队之间来回穿梭,忙着装车。空气中弥漫着石灰和泥土混合的特殊气味。

东侧土台已经大面积降下去约三分之一高度。令人惊讶的是,一夜之间,考古队已经在墓区四周插上了竹竿,围起了两道绳索,每边还插着“考古重地,闲人免进”的警示标志。与西侧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相比,东侧土台上异常安静,只有十来个人在墓穴上默默劳作。

于永斌帮考古队找来的八个当地村民分成了两组,在考古人员的指导下,正在小心翼翼地用铁锹和锄头开挖墓穴中的土方。范队长和小王来回巡视,不时蹲下身来指导挖掘技巧。

江春生先安排杨成新尝试用推土机翻拌石灰土。虽然效率比装载机差些,但比纯人工翻拌不知快了多少倍。刘平的推土机,江春生今天暂时安排他停班。他倒也没有闲着,坐上了他师傅的推土机。安排好工作后,他忍不住走向墓区,举起相机拍了几张照片。

“江工对考古很感兴趣啊。”范队长注意到江春生的举动,笑着走过来。

“我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古墓发掘,确实好奇。”江春生不好意思地笑笑,“不会打扰你们工作吧?”

“不会不会,你也算是我们自己人,随意。”范队长颇为大度地说,“其实大家对考古工作的了解越多,对文物保护就越有利。”

江春生穿梭在东西两个工作现场之间,一会看看西边现代道路路基施工的石灰土制作现场,一会到东边连连几个村民从墓穴里翻出来的五色土。

时间接近中午,第一个开挖的墓穴已经挖下去一米五六深,露出了青膏泥层。江春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神奇的泥土,果然如于永斌所说,和水塘里的淤泥一样,黑黑的、软软的,含水量很大,而且没有一点杂质。

“这就是青膏泥?”江春生好奇地问走过来的于永斌。

“没错,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那种密封泥。”于永斌得意地说,“别看它现在软乎乎的,干了以后硬得像石头,而且密封性特别好,楚国的墓葬都用它。”

范队长走过来解释道:“青膏泥是古代墓葬常用的密封材料,它的致密性可以隔绝空气和水分,为棺椁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保存环境。这一层的出现,意味着我们很快就要接触到棺椁了。”

中午时分,范队长让工人停下来吃饭休息,下午一点再继续。他的计划是一天清理一个墓穴,既保证工作效率,又不至于过于匆忙而损坏文物。

土场这边江春生等几人的午饭,这两天都是老金安排拖石灰土上路的司机从项目部食堂,给他们几人带过来的。虽然大家在现场吃饭的环境不好,而且也没有桌椅板凳,蹲在地上就开吃。但饭菜十分可口,量也足够每人吃的很饱。

下午一点不到,回村里驻地吃饭的民工们都回来了。工地的短暂的宁静很快就被打破。拉石灰土的拖拉机也一辆跟一辆的开进了土场,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