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工程队的年终总结(3 / 3)

加入书签

个人,他让江春生把原松桥门挡土墙项目组的几个人都叫来开会。

很快,王万箐、胡顺平、李士英都陆续来到了老金的办公室。

“人都齐了?”老金摘下老花镜,从档案袋里抽出一张表格,“半个月前,我安排王万箐和杜会计做了松桥门挡土墙项目的财务决算,结果是总共节省成本2800多元。”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个人,“根据队里制定的单项工程独立核算,按20%同奖同赔的原则。该项目,王万箐已经从队财务室提取了节约奖560元。”

办公室里顿时异常安静。胡顺平掰着手指小声计算,王万箐从她的随身皮包里拿出两张表推给老金。

老金看着王万箐推给他的《松桥门挡土墙工程节约奖分配审批表》,说道:“按照钱队长批示,这笔钱平均分配。王万箐已经造好了表,每人95元。段工程股的黄家国技术员,虽然人不属于我们工程队,但考虑到他对这个项目所做出的贡献,我们也把他纳入了分配名单。现在就把这笔节约奖发给大家回去过年。”

老金让大家在审批表上签字,胡顺平第一个签上了他的大名。

“真没想到还能拿到节约奖。”李士英一边签字一边发出了感慨。

“这里面有你很大的功劳呢。”老金接过她的话,“要不是你天天在磅房磅毛石,石头准会用超不少,结果就不是节约拿奖了,而是超支赔钱。”

“如果超支了,真的会让我们赔吗?”李士英道。

“当然!单项工程核算,同奖同赔你以为是说说玩的?大家都没有责任心了,工程还不亏的一塌糊涂?结果下来,坑的就是国家和公路段。”老金一脸严肃的说道。

王万箐从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当着大家的面开始清点钞票。崭新的十元钞票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认真的将钱款数好,“每人95元。”她把钞票排成扇形发给大家。“黄工的我一会去工程股给他。”

新钞票特有的油墨味钻进鼻腔,江春生注意到每张纸币的冠字号都是连着的——这是王万箐特意从银行换的新钞。

江春生拿着崭新的九张十元加一张五元的钞票,指腹摩挲过钞票上凸起的纹路,某种前所未有的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就是改革带来的福利吗?!

“明年襄松桥项目肯定也能省下成本……”胡顺平兴奋地把钱夹进钱包里,话没说完就被老金打断:“别光想着奖金!工程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他严厉的语气却掩不住眼角的笑意。

走出副队长办公室时,江春生抬头看着工程队大门口两个门房的雨棚下,他让陈师傅一边两个挂着的红灯笼。寒风吹过,灯笼轻轻摇晃着旋转,每个上面一个字组成的“欢度春节”四个字,时隐时现。他忽然想到,这种“事业型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或许真能给传统僵化的公路工程的建设管理带来新气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