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以先进事迹激励工程队的团队建设(2 / 3)

加入书签

作。你和小胡把材料抓紧弄出来,老金下午会回来,他对整理这方面的材料很有经验,让他帮你们多把把关。”

“好,我们一定按时完成。”江春生答道。

钱队长离开后,江春生坐在桌前,思绪万千。虽然他知道钱队长的一番话说的很对,树立典型是单位职工教育的需要,但他觉得:他自己还完全不够榜样的资格,平凡中的坚持,都是若干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才是真正的表率,而自己只是“三字经”才开头,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他现在只能算是在一群矮个子里面冒了一点点头的人而已,还是应该谦虚谨慎,低调为好。胡顺平把现有的素材组织好,应该能满足钱队长的要求。

中午休息时,胡顺平兴冲冲地跑进来,手里挥舞着几张纸:“小江,初稿出来了!你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江春生接过稿子,仔细阅读起来。胡顺平的文笔似乎还比较老练,将他参加抗洪救灾、受到县防汛指挥部表彰以及拾金不昧的两个典型事迹写得生动感人,同时对他日常工作任劳任怨、虚心好学、钻研业务、坚守岗位的描写,也是细腻传神。

“胡师傅,你写得真不错。不过,这还是我吗?太夸张了吧?”江春生不由得摇头感叹。

“这还夸张吗?我觉得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你只是对你自己的表现没有什么感觉而已。”胡顺平道。

江春生还是觉得不太妥当,“胡师傅,有些地方还是得改改,不能把我说得太完美了,我就是个普通人,做的也是普通事。”

胡顺平皱了皱眉,“小江,这可不是我故意夸大,你做的这些事在大家眼里就是很了不起。先就这样吧,等金队长看过以后再说。”胡顺平坚持道。

江春生想起刚刚钱队长的一番话,便不再说什么,等金队长看过后再要求改吧。

下午三点刚过,老金回来了。

江春生和胡顺平一起到金队长办公室。金队长先说了一些松桥门现场的情况。

老金说:“周永昌工棚的地点我已经跟他安排妥当了。现在两个鱼塘都在抽水,已经下去了三四十公分。我已经让老范先集中抽一个塘,明天就可以抽见底,后天——也就是下周一就可以开挖一个塘的基础,所以,我计划下周一就开工。小胡,毛石的供应,落实的怎么样了。”

老金关切的看着胡顺平。

“已经落实好了,就是总段李副主任堂弟那家采石场的石头。需要的时候提前半天打个电话就可以安排送货到工地。另外砂子也和永城村砂石厂的徐厂长对接好了,提前两个小时联系就可以安排。”胡顺平道。

老金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材料供应及时,工程才能顺利推进。你明天通知采石场,让他们周一的上午先送两车到工地。”

“好的。”胡顺平点头回应。

“对了,把江春生的材料给我看看。”老金看着胡顺平拿在手上的材料要求道。

胡顺平赶忙递上稿子,“金队长,初稿出来了,小江觉得有些地方过于夸张,但我觉得挺实在的。”

老金接过稿子认真看了起来,时而点头,时而皱眉。看完后,他靠在椅背上,“整体写得不错,事迹突出。小胡,不过小江说得也有道理,有些地方确实写得夸张了一些,不能太脱离实际,得立足于实事求是。小江的事迹值得我们宣扬,但也不能脱离实际去塑造一个完美形象,得让大家觉得江春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成绩而表现出的与众不同。”

江春生在一旁轻轻点头,“金队长,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胡顺平仿佛有点有点不服气,“金队长,这些事可都是真实存在的,并没有虚夸呢。”

老金笑着摆摆手,“我知道是真的,但表述上得再调整调整,突出平凡中的不平凡,别让人觉得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