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策论排名(3 / 5)
; 最后,在扬州开设江南织造署。
由宫里的人,以承包给商户的手段,亲自管理。
毫无疑问的,这会滋养腐败。
但财富必定会带来腐败。
视腐败为虎,是天真。
说到底,就是要在不伤民的情况下敛财。
只从大明王朝电视剧出发,改稻为桑是‘烂活’的本质是因为,侵占了耕地红线。
嘉靖朝人口1.2亿,耕地数量有限,所以稻和桑有冲突。
而今大虞人口,哪怕算上可能的隐匿,也就两千万到两千二百万之间。
顶多顶多,不超过两千五百万。
这里鼓励纺织,更加类似于‘诸葛亮治蜀’中,发展蜀锦这一项。
是集中发挥妇孺老者生产力,形成聚集力,减少损耗,并且小部分的垄断高端纺织业。
世家,齐国,还有南越,北燕,总会有需求。
产量更大,质量更高的官锦,便成了上层社会的主流。
也不用太担心所谓的资敌,或者财产流失。
诸葛亮主动向孙吴提出的通商,就是靠蜀锦赚经费。
可以说,北伐的钱,大头都是来自于蜀锦出口。
哪怕北伐是打曹魏,但曹魏依旧是诸葛亮的最大客户。
我们看古代地图,千万不要将所谓的疆域,理解成‘面’。
如若是严格划分的面,那么飞地就成了笑话。
应当是块与点的结合。
点与块之外,可以看做有强宣称的‘无主之地’。
庄园主的通商经营,断绝不了。
除非像近代那样,陆地时代迈入海洋时代,强政府出现,闭关锁国能够做到实质有效,才可能施行有效的经济制裁。
所以搞江南织造署,只要做成了,是绝对能够搞到钱的。
搞到钱了,就能够换粮,木,矿。
说了这么多,无非道理就是——《国富论》真的可行。
这宋时安,是个天才。
张兆毫不犹豫的,打上了甲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