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正确的策论(1 / 5)

加入书签

    所有试卷,都是糊名的。

    在初步普通学士的大阅卷,因为总量过大,不需要誊抄,筛选到五分之一后,较为精品,上呈到大学士评等排名的文章,那是需要重新誊抄的(上章已有强调)。

    孙康看过的文章无数,之所以对孙谦的字迹熟悉,那是因为顶级世家的才子与大学士们多有交际,因此记得住。

    所以此篇文章,唯一能够确定的,不是孙谦的。

    那他的辞赋科第一,似乎又悬了呀。

    不,不是悬。

    孙谦以往所有的文章,都抵不过这一篇应试作文。

    除非他在这一次的考试超常发挥,才思泉涌,如奔腾入海的大江大河,一发不可收拾,才能与之媲美。

    可惜了。

    要是这篇文章就是孙谦写的,哪怕他策论乱来,按照大学士们早就确定的偏袒态度,他也必定就是状元。

    并且,还会以此一赋,名垂青史。

    后世的人,对于虞史是否感兴趣,没人知道。

    而虞史中,小小的一篇朔风之战,能够知道的人,那就更少了。

    朔风,赚的是当世名。

    这《洛神赋》,才能赚够万世名。

    等等……

    这个字迹,有没有可能是宋时安的?

    他突然有了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

    但很快,又否定了。

    《劝学》和《洛神赋》,文风也太八竿子打不到了。

    两者,无论怎么看,都不会让人觉得,这是同一个人所作。

    倘若在说理求实的领域达到极致,又在华丽文风领域再创新高,那这个人也太恐怖了。

    一法通,而万法通?

    可他越看,越觉得有点像宋时安的字迹。

    但本能,或者说身为读书人的自尊,又让他不太敢承认。毕竟这世间竟然有,二十岁出头,便要镇压整个大虞文坛的文豪出现?

    一根白绫把自己吊死得了。

    “孙师,你觉得如何?”这时,那名批卷的学士看向他,请求的问道,“是否偏题?”

    是否偏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